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当时为了彰显满清旗人的尊贵,规定旗人一律不得做工或经商,只能做官、当兵,即使不劳动,每月也有大笔赏银,一出生就过着让普通汉人望尘莫及的优越生活。但是,满清旗人可能怎么也没想到清朝会灭亡。 说起清朝这事儿,得从满人入关那会儿拉开话头。努尔哈赤当年建八旗,本来是军事组织,集兵、生产、行政于一身,旗人平时打猎耕地,战时上阵。入关后,一切都变了味儿。清廷为了稳固统治,把满人地位抬得老高,旗人成了国家脸面,不能沾农工商这些事儿,免得跟汉人混一块儿,丢了满洲人的劲头。结果呢,旗人就只能干两件事:当兵或做官。兵额有限,一家出个丁当兵,剩下的闲散旗人就靠着每月饷银过日子。从顺治定下规矩开始,成年旗丁一出生就有口粮,银子按旗分发,镶黄旗、正白旗啥的,各有额度。康熙乾隆那会儿,饷银还够用,旗人住满城,汉人住汉城,分得清清楚楚。旗人不用下地,不用开店,家里仆人伺候,日子比汉人舒坦多了。汉人得起早贪黑扛锄头,旗人呢?每月银子到手,够吃喝玩乐。清廷这套规矩,本意是保满人尊贵,防汉化,可慢慢地,旗人就懒散了,啥手艺都不会,只会挥霍。 这特权听着牛,但细想也挺坑的。八旗分满洲、蒙古、汉军三类,满洲旗最牛,汉军旗垫底。可不管哪旗,规矩都铁板一块:不许经商,不许务农,不许学手艺。为什么?清廷怕旗人堕落成普通老百姓,丢了征服者的派头。雍正时候,还特意下令,旗人要是敢干这些,罚银子或革职。结果,旗人人口爆增,从入关几万,到乾隆时上百万,兵额就那么多,超编的闲散旗人越来越多。饷银呢?清中期物价涨了三倍,银子贬值,旗人开始寅吃卯粮。底层旗丁领的饷银勉强够温饱,上层王公贝勒更阔气,俸禄外加补贴,田产庄园一大堆。汉人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早就有怨言。清末财政崩盘,饷银拖欠,旗营里士兵闲着没事干,抽烟聊天,战斗力早没了。辛亥革命一爆发,北京城乱套,旗人还蒙在鼓里,以为老天爷会保佑他们这帮“国本”。 清朝灭了,宣统三年溥仪退位,民国政府接手,旗人日子一下翻天。优待条件里说,世爵保留,饷银继续发,可这纸上谈兵。袁世凯时候还勉强维持,1924年冯玉祥政变,八旗衙门被裁,饷银彻底停了。旗人没一技之长,祖祖辈辈不劳而获,突然得自食其力,哪行?大部分人穷到骨子里,宁愿饿肚子也不出去打工,觉得丢人。北京城里,旗人拆自家家具卖钱,桌椅板凳砍了当柴,卖到当铺换几个铜板。有的学戏拉车,有的乞讨为生,格格贝勒下海当小姐的都有。调查显示,民国初年,北京八旗贫困率高得吓人,官员饿死的册子厚厚一本。清末重臣庆亲王奕劻,家产亿万,孙子却街头捡破烂。怡亲王后代为争祖产打官司,几年扯不清。旗人整体就这样,昔日贵胄变乞丐,落差大到让人直摇头。 拿末代睿亲王中铨来说,这家伙就是典型。1892年生,正黄旗人,父亲魁斌是睿亲王仁寿长子。中铨小时候,王府里啥都有,仆人管吃管穿,他啥都不会,就学会了赌钱抽大烟。1915年魁斌死,他袭爵睿亲王,那时候清朝早亡了,民国优待条件让他保住头衔。可他不思进取,王府五百多间屋子,田产银两,全败光了。嗜赌如命,北京赌局里一掷千金,狐朋狗友围着,银子流水般出去。民国二十年,王府卖了,他租破屋住,穷得叮当响。1931年春,他带人去东直门外九王坟,挖自家祖坟,睿悫亲王德长墓被扒,珠宝金器全掏空,卖了换钱。报纸登了,北京轰动,他被抓,判七年徒刑。牢里病死,1939年尸首拖出,睿王府两百多年家业,就这么败干净。掘祖坟这事儿,搁谁都寒心,他自己作的,怨不得别人。 溥仪堂兄溥儒,也没好到哪儿去。1896年生,恭亲王奕訢孙子,镶蓝旗人,本名儒,字心畬。早年留学德国,拿光学天文双博士,诗书画样样精,可家道中落,靠卖画吃饭。清亡后,恭王府败了,他流浪国外,抗日时候在北京街头摆摊,画山水花鸟,路人买一张,他就收几个钱。1949年去台湾,师大教国画,设摊授徒,勉强维生。溥儒自称诗人先,画家后,一辈子不看重钱,住陋巷,卖画不讲价。可他那画技高,文人风骨足,成了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大师。堂弟溥仪自身难保,哪管得了他。溥儒这辈子,皇室血统没帮上忙,反倒拖累,卖画度日,穷酸味儿重。 庄亲王后代更惨,一个无名小辈,家产光了,流落到南横街空房子,活活饿死。尸体躺那儿几天,无人收,臭味飘街。庄亲王府本是铁帽子王,传了好几代,辛亥后爵位没了,田产卖尽,这后人连饭都吃不上。民国调查里,这样的例子一抓一大把,旗人贫困到极致,宁拆家也不劳作。为什么?祖制养成的懒劲儿,觉得干活低人一等。清廷两百多年,旗人视劳作为耻,汉人干脏活累活,他们高高在上。结果王朝一倒,现实扇耳光,很多人就这么熬着,病死饿死,自杀的不少。这落差,说白了就是“由奢入俭难”。旗人从征服者变乞丐,不是别人害的,是制度害的。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当时为了彰显满清旗人的尊贵,规定旗人一律不得做工或
运赛过去
2025-09-28 23:46:09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