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名志愿军排长带领全排前往高地的途中,突然发现两个帐

运赛过去 2025-09-27 22:45:52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名志愿军排长带领全排前往高地的途中,突然发现两个帐篷里睡满了敌人,但是排长却说不能打,留着他们还有用。 说起抗美援朝那会儿,志愿军里头有个排长叫卜广德,这事儿就出在他身上。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正打得火热,卜广德带着二排当尖刀排,任务是赶紧抢下武陵山503高地附近的五个山头。这地方卡着要道,主攻部队能不能准时过关,就看他们这三十来号人能不能在天亮前搞定。半路上,他们碰上两个敌帐篷,里面挤满美军,睡得死死的,门口连个哨兵都没站。战士们一看,这不是现成的靶子吗?可卜广德一琢磨,摇头说不能动,得留着他们。为什么?因为枪声一响,高地上的敌军准得警觉起来,那整个计划就泡汤了。任务重在速度,得直奔高地去,不能为眼前这点小利坏了大局。这么一绕,他们顺利摸上去,拿下五个山头,还顺手给敌军来了个下马威。 卜广德这人,搁在山东莱芜沙王庄村出生,1925年的事儿。那村子现在归济南高庄街道管,家里是地道的庄稼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抗日战争刚过,解放战争又起,国家乱成一锅粥,卜广德从小就帮家里干活,扛锄头下地,挑水砍柴,身体练得结实。1946年6月,他20岁出头,正在地里忙活呢,村里来招兵的,他二话不说就报名了。体检过关,直接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候部队训练苦,早上天不亮就起,跑步、刺杀、射击,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可卜广德咬牙坚持,很快就上手了。 进了部队没多久,解放战争打响了。卜广德被编进华东野战军,从新兵干起,很快就上战场。第一次冲锋,他就冲在前面,端着步枪跟敌军干,子弹擦着头皮飞,那叫一个惊险。他不光胆大,还会动脑子,带小队绕侧翼,堵敌退路,立了不少小功。1947年3月,他正式入党,那时候仪式简单,同志们围着火堆宣誓,他站得笔直。接着几年,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他都参加,杀敌立功,逐步升到班长、副排长。部队南下解放南方时,他跨河涉水,背着弹药箱走山路,鞋底磨穿了好几双。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已经是老兵了,华东野战军给他记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那时候的英雄,不是光喊口号,得实打实干出来的。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开打,卜广德随20军58师173团6连2排入朝,任排长。那年他25岁,船一靠岸,他就跳下去,踩上朝鲜的土地。入朝后,部队适应高寒环境,练夜战、近战,美军装备好,飞机大炮满天飞,志愿军靠的就是人多地熟加战术灵活。卜广德带排,平时强调纪律,检查战士装备,教他们用地形掩护。第五次战役前,志愿军总部下令,全线推进,卜广德这排被挑出来当先锋。4月22日夜,他们从出发点摸黑走,山路陡,风大,战士们猫着腰,互相拉扯着前进。快到503高地时,就撞上那两个帐篷。 这事儿听着简单,实际决策不容易。敌军24师那会儿防线拉得长,帐篷里估计二三十人,全是美军,枪支就搁旁边。要是扔手榴弹或者开枪,三两下就能解决,可卜广德算盘打得精:高地五个山头间距近,敌军互为犄角,惊动一个,全线警铃大作。他们的活儿是抢时间,确保主力部队过道不卡壳。所以,他下令绕行,队伍贴着墙根溜过去,脚步放轻,避开枯枝。敌军睡得香,啥都没察觉。这么一绕,耽误不了多久,他们继续爬坡,接近高地。 到了503高地脚下,卜广德先观察地形。五个山头连成片,前三个挨得紧,后两个稍远点。他没傻乎乎一头扎进去,而是把三个班分成三路,同时向前三个山头扑。每个班带机枪和手榴弹,分散火力,避免敌军集中支援。夜黑,敌军不适应,志愿军趁势上,一小时不到,全拿下。敌军火力点哑火,工事里头乱成一团。卜广德带队清扫残敌,捡起敌枪支,架好机枪,准备下一步。 敌军反应快,很快就拉起一个连反扑上来。卜广德早料到这手,他让战士撤出明面阵地,藏到侧翼高点暗堡里。敌兵爬坡时,高地上空荡荡的,他们一愣神,卜广德下令开火,五六挺机枪扫过去,敌军措手不及,成片倒下。追击时,又补了几枪,这仗打完,歼灭美军一个加强排,地上留12具尸体,抓了两个活的,缴获12支卡宾枪、2挺轻机枪、4把手枪,外加1具火箭筒和1具无坐力炮。全排零伤亡,这成绩搁哪儿都亮眼。 整个抗美援朝,卜广德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两次,志愿军总部给他“一级英雄”称号。彭德怀看过他的战报,说这是个会动脑筋的排长,得好好宣传。朝鲜那边,也给了他三等国旗勋章。战后,卜广德继续在军里干,带新兵,搞训练,到离休前,一直是老模范。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