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这事儿压根不能怪城市没本事,毕竟这三座城的办赛履历随便拎出来都够亮眼。 上海连年办进博会,第七届就拉来近3500家企业参展,450项新东西首发,意向成交直接冲到800.1亿美元,比上届还涨了2%,能把这么大规模的国际展会办得井井有条,组织能力早已过了奥运级别的考验。 广州更不用提,当年办亚运会砸了1200多亿,建了70个场馆,新建12个改建58个,连亚运城都造起来了,从场馆建设到城市配套升级一套流程走得熟门熟路。 成都刚办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能把年轻人的赛事办得有声有色,硬件设施和接待能力早经受过检验,更别说国家体育总局都算过,现在中国城市办赛能力比2008年提升了65%,这三座城更是排在前列。 真不是它们办不了,是现在的奥运早不是几十年前那种能拿来“光宗耀祖”的香饽饽了,城市们的账本算得比谁都精。 以前大家抢着办奥运,觉得脸上有光,现在见过太多前车之鉴,谁也不想当冤大头。 就说2024年奥运会,一开始还有罗马、汉堡这些城市凑热闹,结果要么议会反对要么公投没过,最后只剩巴黎和洛杉矶掰手腕,国际奥委会没法子只能让俩城市分了2024和2028年的主办权,这申办热度降得比冰棍化得还快。 再看账本,东京奥运直接亏了428亿,里约奥运亏了141亿,巴西当年刚办完世界杯又接奥运,直接把经济拖得停滞不前,政局都跟着动荡。雅典更惨,办次奥运留下21个闲置场馆,成了天天吃维护费的吞金兽,还间接引发了债务危机,这教训谁看了不犯怵。 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是盈利了,但那是极少数的例外,而且运营难度堪比走钢丝。 就说鸟巢,当年花35亿建的,每年维护费就得8000万,一开始外媒都等着看它荒废,好在运营团队把它做成了商业IP,一年办39场演出,拉来216万观众,还搞电竞、冰雪季,年年营收超3亿才打了翻身仗。 可这种运气和运营功力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大多数场馆赛后都是“昙花一现”,办完赛就长草,维护费还得年年掏,这种赔本买卖谁愿意做。 上海心里门儿清,进博会一年年办下来,既能稳赚订单又能巩固国际地位,比办次奥运划算多了,毕竟奥运是“一锤子买卖”,进博会可是长期饭票。 广州当年办亚运会花的1200多亿里,1090亿都砸在了城市改造上,虽然基础设施升级了,但后续的成本回收也费了不少劲,再碰奥运这种更烧钱的主儿,自然得掂量掂量。 成都刚办完大运会,知道大型赛事的弯弯绕绕,与其花几千亿赌一把奥运,不如把钱投到更实在的民生项目上,这种精打细算再正常不过。 国际奥委会可能还活在过去的荣光里,没看清现在的城市都在算“实在账”。以前办奥运靠情怀撑着,现在得靠收益说话,要是不能赚钱还得贴钱,再大的面子也没人要。 上海、成都、广州不申请,不是怂了,是清醒了,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与其为了个主办权砸锅卖铁,不如把日子过踏实了,这种精明劲儿其实才是真的会过日子。
奥运会:中国10城能办也不申办国际上关注2032夏季奥运会申办,国际奥委会副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