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寒心了!”男子的父母离婚后,他跟着母亲离开辽宁到重庆生活,不料26年后,父亲

鸿鹄浮歌 2025-09-27 15:33:53

“太寒心了!”男子的父母离婚后,他跟着母亲离开辽宁到重庆生活,不料26年后,父亲得了癌症,生前特意立下遗嘱,所有财产交给自己的姐姐,包括身后事,等父亲去世后,姑姑压根没有通知男子,事后男子得知后,气愤得向姑姑讨要父亲的骨灰,姑姑却始终不愿意交出,双方最后只好闹上了法庭。 据新派新闻9月25日,事情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那时候,一个十岁的辽宁男孩,因为父母感情破裂而离婚,他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法院虽然判了父母共同抚养,但实际上,他跟着母亲远赴重庆生活,而父亲则独自留在了老家抚顺,从此,山高水远,父子俩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刚开始那几年,逢年过节还能通个电话,问候几句,但时间是把无情的刻刀,随着父亲后来重组家庭,男孩也慢慢长大,在重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那份原本就因距离而疏远了的父子情,渐渐变得更加淡薄。 用男子自己的话说,心里有道坎,加上生活圈子完全不同,就这么慢慢地,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些年,他承认自己没有主动回过抚受,也没给过父亲生活费。 直到2025年1月,一通来自老家亲戚的电话,像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男子平静的生活,电话那头告诉他,他的父亲因为肝癌晚期,已经去世了,后事也全都办妥了。 这个消息让他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自己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竟然连送他最后一程的机会都没有,这让他心如刀绞,既悲痛又充满了困惑。 冷静下来后,他立刻联系了在抚顺的姑姑,也就是父亲的亲姐姐,他想把父亲的骨灰接回自己身边,以后逢年过节也好有个祭奠的地方,尽一份为人子的孝道。 可没想到,姑姑的态度异常强硬,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姑姑在电话里说:“你爸生前早就跟你断绝关系了,他说了,所有后事都由我来处理,遗产也全部留给我,你二十多年对他不管不顾,现在他走了,你凭什么跑来要骨灰?” 男子听了这话,心里又急又气,他向姑姑解释,自己并非存心不孝顺,只是因为父母离异,加上常年分隔两地,才导致了父子关系的疏远,但这并不代表他心里没有这个父亲。 可无论他怎么说,姑姑就是不松口,双方沟通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不欢而散,无奈之下,男子决定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 一审开庭时,姑姑为了证明自己的做法是合理的,当庭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男子病重的父亲,他躺在病床上,用虚弱的声音明确表示:“我跟我儿子断绝关系,我的后事全部由我姐姐处理。” 这段视频,加上男子确实多年未尽赡养义务的事实,让一审法院认为,姑姑的行为似乎情有可原,最终,法院以“骨灰存放位置不明确,难以执行返还”为由,驳回了男子的诉讼请求。 这个判决结果让男子感到无比委屈和愤怒,他不服,当即决定上诉。 二审成了这起家庭纠纷的转折点,法庭上,双方争论的焦点很明确:第一,父亲单方面声明的“断绝父子关系”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力?第二,父亲的骨灰,到底应该由谁来保管? 男子的律师在法庭上指出,血缘关系是客观事实,不是任何个人声明可以随意解除的,所谓的“断绝关系”,更多的是父亲在病重时的一种情绪化表达,不具备法律效力。 其次,骨灰作为承载着亲人情感和人格利益的特殊物品,它的归属和处置,应当遵循公序良俗和亲属关系远近的原则。 男子是逝者唯一的儿子,是法律上的第一顺序近亲属,他的权利理应优先于作为第二顺序亲属的姑姑。 法院经过审理,最终采纳了这些观点,法官明确指出,父子关系是基于血缘而形成的,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和改变的,即使父亲生前留下了那样的视频,也不能完全剥夺儿子法定的祭奠权。 最终,二审法院做出了公正的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判令姑姑在规定期限内,将骨灰返还给男子。,判决生效后,尽管姑姑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法律的尊严不容挑战,她还是履行了判决。 当男子从姑姑手中接过父亲的骨灰时,他站在公墓前沉默了许久,这一刻,他心里五味杂陈,有对父亲的愧疚,有对过往的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解脱,总算,能让父亲“落叶归根”,也能让自己有个寄托哀思的地方了。 这场官司没有真正的赢家,父亲临终前的决绝,姑姑看似“维护”弟弟的固执,还有儿子迟来的孝心,都源于这个家庭长达二十多年的隔阂与疏离。 亲人之间的误会和隔阂,如果早点沟通,或许还能慢慢化解,可一旦阴阳两隔,留下的遗憾,就再也无法弥补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给所有身处复杂家庭关系中的人敲响了警钟,无论大人之间有什么恩怨,都不应该成为斩断下一代亲情的理由。 钱财遗产可以分割,甚至可以放弃,但那份血脉相连的亲情,和最后道别的权利,真的不能让,也不该让。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新派新闻2025-9-25——男子起诉姑姑索要亡父骨灰,二审改判姑姑返还骨灰,父母离婚26年 男子跟母亲生活,法院:断绝父子关系在法律上无效力

0 阅读:0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