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中国正在确保美国明白一点:如果你想对中国发动战争,你就会得到战争。如果你想摧毁中国,你就会被摧毁。中国不会听之任之,我们将战斗到底,无论是以和平方式还是其他方式。”高志凯博士的这段演讲,可谓把现在的中美关系点得明明白白。 当下的中美关系,就像两只猛兽互相对峙,双方都在展现各自的力量与底气。最近,高志凯博士的一段话引发了广泛讨论:“如果你想对中国发动战争,你就会得到战争。”这段话不仅让人不禁深思,还直指目前全球紧张局势的核心。 高志凯,作为北京全球化智库的副总裁,早年曾在美国深造,经历过法律与外交的洗礼,甚至曾为邓小平担任过翻译。与美国前官员Elliot Abrams在阿拉比亚电视台的辩论中,高志凯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回应美国的“霸权主义”。 事实上,中美之间的对立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经济战同样硝烟弥漫。从贸易摩擦到芯片争夺,再到南海和台湾问题,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火药味。 美国似乎从未放下其全球领导者的角色,总是习惯性地插手世界各地的事务,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军事。尤其在东亚地区,美国一方面对中国的经济崛起感到威胁,另一方面又借“自由航行”之名,频频在南海进行军事活动。对中国来说,这种持续的压迫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美军近年来在关岛加大了反导系统的建设,进行陆基宙斯盾反导测试,号称可以精确打击数百公里外的目标。然而,中国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美国的防御再怎么升级,似乎也没法改变这种技术上的劣势。 中美之间的经济战,尤其是贸易摩擦,几乎已经持续了数年。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关税壁垒未曾解除,而中国则采取反制措施,继续维持着贸易顺差。即便2025年,服务贸易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这让美国越来越焦虑。 一个典型例子是菲律宾。2024年,美国军方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部署至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此举原声称用于联合演习,然而演习结束后,美军并未依惯例撤离,而是选择长期驻扎,其意图耐人寻味。 美国显然认为,通过这种部署可以有效对抗中国的力量,尤其是瞄准南海和东南沿海。然而,中国的东风-26导弹,却足以让美国的“堤丰”系统成为“靶子”。这一点也体现了中美军事博弈中的巨大差距,特别是在导弹精准度和打击能力上。 2024年下半年,美军“里根号”和“尼米兹号”航母编队相继现身南海,频繁开展军事行动。中国海军则加紧了对该区域的巡逻与训练,山东舰和福建舰的陆续成军,使得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然而,南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对抗区域。中国早已部署了强大的反舰弹道导弹,并加大了对该地区的海上巡逻力度。中国并非单纯地为了展示军力,而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海洋权益。美国的“航母秀肌肉”显然并未达到压制中国的效果,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局势。 中美空军之间的较量同样激烈。美国军方认为,通过这种部署可以有效掌控东亚空域。这些年,中国在隐身战机的研发上取得了显著突破,歼-20不仅在数量上逐步增加,实战训练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虽然中美之间的对抗看似难以调和,但我们依然要保持冷静与理性。中国并非热衷于军事冲突,和平与合作仍然是最理想的选择。正如高志凯博士所说,双方经济依存度如此之高,中美的合作才是未来的主旋律。 我们不能否认,随着中美在各个领域的角逐愈发激烈,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态度更加明确:我们愿意为和平而努力,但如果有一方选择通过战争来摧毁我们,那么中国也不会袖手旁观。 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中,平等、合作才是正确的道路。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中国都有足够的能力与底气捍卫自己的权益,但最理想的局面依然是和平与共赢。 (主要信源:观察者网——高志凯:“台湾地位未定”只是美国剧本的一部分,小心那个菲律宾!)
[浮云]“中国正在确保美国明白一点:如果你想对中国发动战争,你就会得到战争。如果
洞察观史
2025-09-27 12:45: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