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击了! 中国商务部9月25日接连出手反击:即日起对墨西哥涉华限制措施启动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7 11:02:29

中国反击了! 中国商务部9月25日接连出手反击:即日起对墨西哥涉华限制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同时对美国和墨西哥进口碧根果发起反倾销调查。   这事儿的由头很清楚,墨西哥9月9日刚在《国会公报》里抛出来提高进口关税的提案,摆明了要对着中国等非自贸伙伴的产品下手,涉及的品类从汽车零部件、纺织品到家电、家具足足十几类,几乎把中墨贸易里的主力商品圈了个遍。   这种针对性的关税上调可不是小事,直接会卡住中国企业的出口通道,明明符合国际经贸规则的产品,平白无故就要多交一笔钱,竞争力被硬生生削弱,这已经够得上《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里说的“造成负面贸易影响”了。   要知道,中国从来不是被动挨打的性子,之前对欧盟《外国补贴条例》的不合理做法发起调查,最后就实打实认定对方构成贸易壁垒,这次对墨西哥的调查,同样是按这套规矩来——先立案,再通过问卷、听证会摸清情况,6个月内出结果,特殊情况最多延长3个月,每一步都公开透明,让墨西哥政府没法耍赖说“不按规矩来”。   这本质上就是拿着规则当尺子,量一量墨西哥的措施到底合不合规,要是真构成壁垒,后续的双边磋商、多边争端解决机制都等着,绝不会让国内企业吃哑巴亏。   再对美墨进口碧根果的反倾销调查,这更是典型的“师出有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美国碧根果之前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2018年贸易战前,美国果农卖一斤碧根果能拿到2.5到3美元,可自从搞贸易保护主义,价格一路跌到2023年的每磅1.68美元,出口量也砍了七成,佐治亚州的贸易商以前一年能发600多个集装箱到中国,现在只剩200个不到。   可他们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倒拉上墨西哥一起玩起了低价倾销的把戏,拿着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往中国市场砸货。   商务部拿到的初步证据很明确,这些低价碧根果不光数量涨得凶,还把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压得抬不起头,咱们自己的碧根果产业本来集中度就低,种植户散而弱,根本扛不住这种恶意竞争,实质损害已经摆在那儿了。   这次调查特别有意思的是“自主立案”,按《反倾销条例》,一般是国内产业申请才启动,但碧根果种植户太多太散,组织申请难度大,商务部干脆依据职权直接立案,就是怕等农户们凑齐材料,产业早就被冲垮了。   调查期也定得清清楚楚,倾销调查看2024年一整年的数据,产业损害要追溯到2022年,前后三年的产销、价格数据一对比,谁在搞鬼一目了然。   而且流程上把丑话说在前面,利害关系方20天内得登记参与,问卷要如实填,要是敢隐瞒信息、妨碍调查,商务部直接拿现有证据裁定,根本不惯着耍小聪明的行为。   这背后藏着的逻辑很实在:中国市场欢迎公平竞争的产品,但绝不纵容“以价换量”的恶意打压,国内的碧根果种植户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果子,不能被国外的低价倾销挤得没饭吃。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偏偏把美墨绑在一起调查?这里面的门道也很清楚。   美国碧根果产业受贸易战打击后,墨西哥趁机扩大对华出口,可没想到跟着美国一起玩低价套路,本质上都是用不正当手段抢占市场。中国这次一并调查,就是要斩断这种“抱团倾销”的链条,不管是美国还是墨西哥,只要触犯了反倾销规则,就得一起接受调查,没有例外。   这可不是“针对谁”,而是规则面前一视同仁,之前应对其他国家的倾销行为也是这套标准,既不搞双重标准,也绝不降低底线。   更关键的是,这两项调查拧在一起,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中国既反对直接的关税壁垒,也打击隐蔽的倾销行为,只要是损害中国产业利益、破坏公平贸易的做法,不管来自哪个国家、用哪种形式,都会依法回应。   商务部手里的依据从来不是“情绪”,而是《对外贸易法》《反倾销条例》这些国内法,还有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之前处理欧盟贸易壁垒是这么做的,现在对美墨也一样,每一份公告里都写着法律依据,每一个调查步骤都对着规则来。

0 阅读:41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