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成化十三年,壮汉周全晚上在村里桥上乘凉,被人绑住四肢,并用600多斤的大石头

炎左吖吖 2025-09-27 09:50:06

明代成化十三年,壮汉周全晚上在村里桥上乘凉,被人绑住四肢,并用600多斤的大石头压住,丢在桥下。弟弟周新和雇工刘财是最大嫌疑人,李知府却说和二人无关。 1487年,在莱州府掖县海边的小村里,周新攥着哥哥周全的衣服,止不住的抽泣。 因为,昨夜还好好的兄长,此刻竟被一块六百斤的桥基石压在桥下,胸口还插着一把小刀。 全村人围在桥边窃窃私语,要么是刘财贪财害命,要么是周新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周全兄弟的父母早亡,守着三亩薄田和一条破渔船生活。 三年前,他们雇了同村的刘财帮忙打渔种田。 三人沾亲带故,关系十分好,连乘凉都要挤在村头那座老石桥上。 桥是明朝初年建的,栏杆缺了角,桥头堆着当年剩下的建桥石,每块都有几百斤重。 案发前一晚,三人像往常一样坐在桥板上唠嗑。 周新说最近海里鱼少,想明天去远海试试。 刘财却说:“要不我替你去”。 一旁的周全躺倒在桥板上说“我先眯会儿”。 后来刘财先走了,周新回家拿渔网,再回来时,桥板上只剩周全的草鞋。 天亮后,周新喊上里长,拽着刘财跑到桥下。 这才发现周全被麻绳捆得像个粽子,身上压着块桥头拆下来的大石。 李楘到现场时:“纹路和桥头余料一模一样,分明是从桥上拆下来的。搬这块石头,得四五个壮汉。” 他转头问衙役:“刘财一个人,搬得动吗?” 仵作掀开麻绳,发现尸体脖子上有道勒痕,边缘还沾着麻绳的纤维。 “致命伤是勒颈。”仵作禀报,“刀伤是试探性的,没伤到骨头。” 更奇怪的是脚印。 桥边的泥地上,有周新、刘财的脚印,还有一串向东延伸的脚印,直到海边小路的尽头。 “要是刘财杀人,他没必要把尸体压在石头下。” 李楘摸着下巴,“这石头压得这么严实,更像怕有人发现死者的身份?” 可村里没人认识外来人,刘财又被周新扭送到了府衙。 案子卡在这里,再没了新线索。 案子悬了三天,村里来了个操河北口音的客商,自称李忠,收古董珍玩。 他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村民们扛着坛坛罐罐过来,却只挑了几件莱州玉雕,眼光总往周新身上飘。 第四天,周新扛着个西周铜鼎来找他。 铜鼎有上百斤重,上面刻着雷纹和“大盂”铭文,一看就是老物件。 “祖传的。”周新挠着头,“我哥从孤岛上捡的。” 李忠的眼睛亮了! 他认出这是西周的“大盂鼎”仿品,开口要出十两银子收。 “我没带那么多现银。”他说,“跟我去莱州府取,再加五两。” 周新心动了。 他跟着李忠到了府衙,刚跨进大门,就被衙役按住。 李忠是李楘从老家带来的家奴,所谓“收古董”,是知府设的局。 夹棍加身,周新终于说了实话。 半年前,他和周全出海打渔,遇大风躲到孤岛,发现山洞里有几箱青铜器和瓷器。 “我们以为是宝贝,搬回家埋在大槐树下。” 周新哭着说,“后来我拿了个瓷碗给老学究看,他说一文不值,我们就没管。” 李楘心里一动,如果兄弟俩不知道财宝的价值,那杀周全的动机,就不是争家产,而是有人想要回那些被偷的财宝! 他放了周新,让他回家等着:“如果有人找你要铜鼎,立刻来报官。” 又派了三十个衙役,扮成村民守在周家附近。 可三天过去,周家没动静。 直到第五天半夜,守在墙外的衙役听见一声惨叫。 等衙役撞开门,周新已经倒在血泊里,身中三刀。 院子里的槐树下,几个黑衣人正往麻袋里装铜鼎、瓷碗,见人来就翻墙跑了,衙役追上去,抓住五个,剩下的遁入夜色。 审讯俘虏,真相大白。 他们是山东沿海的海盗,这些年打劫了不少财物,把一部分藏在孤岛的山洞里。 半年前,他们再去取宝,发现箱子全没了! 一打听,才知道是周氏兄弟偷的。 “我们不敢明着来,怕村里鸣锣示警。” 海盗头子供认,“那天晚上,我们在石桥上等,周新和刘财走了,只剩周全。我们绑了他,逼他说出箱子下落。他挣扎得太厉害,我们怕被人听见,就勒死了他。” “那石头是你们压的?”李楘问。 “是。”海盗头子点头,“我们想吓周新,让他不敢报警。可后来他卖铜鼎,我们知道宝还在他家,就翻墙来抢。” 话没说完,他已经瘫在地上。 李楘带着衙役,顺着海盗的供词端了他们的老巢,抓了六十多个海盗。 刘财无罪释放,拿着李楘赔的几两银子,回乡下种田去了。 周新的尸体被妥善安葬,村里人凑钱给他立了块小碑。 而李楘,因为“擅自派家奴引凶”,被上司记了一过,八年没升迁。 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冤案,只是一对贪心的兄弟,撞上了一群狠辣的海盗,幸好遇到了个明察秋毫的知府。 李楘没升官,可他守住了最该守的东西,真相,和公道。 主要信源:(中国政法大学——《明代刑事案例汇编》)

0 阅读:64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