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这“老油条”已被约谈6次还敢玩套路!司机月交739元会员费+14%抽成,到手工资直接腰斩,月入3000吃不起盒饭!更恶心的是算法黑箱——派单专压价、判责偏平台,跑一单亏20块,逼得司机集体停运! 这套路敢一直玩,全靠账本撑着底气。2024年货拉拉财报里,光服务费就收了八亿两千三百万美元,会员费后来改名叫减佣卡,也拿了三亿三千会员万美元,年利润超三十五亿元,市场份额更是冲到百分之六十三点一,把同行远远甩在身后。垄断地位让平台有恃无恐,司机们却被困在成本与收入的夹缝里喘不过气。广州的李师傅跑货拉拉三年,养着一家四口,他算过笔账:每月739元超级会员费是必交的,不交的话抽成能飙到百分之十八,根本没法接单,交了会员,每单还要被抽走百分之十四,再刨去油费、车辆保养和违章风险,一个月跑满28天,到手也才3000出头,中午连15块的盒饭都舍不得买,常啃面包对付。 更讽刺的是平台对算法的说法。货拉拉年初宣称分单规则是就近优先,百分之九十订单派给最近的司机,可司机实际接到的全是坑单。所谓的特惠顺路单,表面看能多接活,实则把运价压到成本线以下,算上隐性扣费,司机实际收入能比平台显示价缩水百分之四十三。派单时还藏着猫腻,新司机能优先抢到高价单,老司机反而要接低价活,逼着人要么忍要么走。真出了纠纷更没说理地方,货物损坏、超时纠纷,算法判责几乎全偏向货主,司机投诉量居高不下,满意率却低得可怜,河南交通厅前不久的约谈就点名了这问题。 约谈早成了走过场,光有据可查的就不止6次。2022年因恶意压价被约谈两次,2023年又因经营问题被敲警钟,2025年九月市场监管总局刚以反垄断名义约谈,要求算法公开透明,平台当晚就表态立即整改。可整改从来没落到实处,会员费涨了,抽成没降,算法黑箱换了层皮继续存在。年初宣称公开算法,核心的服务分权重、派单优先级参数仍藏着掖着,说是商业机密,实则就是不愿放弃算法霸权。这态度不难理解,平台正盯着第五次港股IPO,整改意味着利润缩水,自然能拖就拖。 司机们的反抗早就开始了。2022年珠三角司机先发起停运,不满低价运费和乱扣费,很快席卷全国,逼着监管出手约谈。可停运结束没几天,规则又变回老样子。到2024年,司机流失率已飙到百分之六十八,黑猫平台上的投诉近十万条,全是保证金不退、恶意扣分、抽成不清的控诉。没人愿意走,只是实在撑不下去,因为不买会员接不到单,买了会员赚不到钱,跑远单怕亏油费,跑近单不够交会员费,陷入死循环。有司机试过申诉,客服只会念模板话术,到最后连投诉通道都变得难进。 平台赚得盆满钵满,靠的全是吸司机的血汗。所谓的自动降抽佣算法、两亿元补贴,在百亿营收面前不过是点缀,根本抵不上强制派单、隐性扣费带来的收益。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正在逼垮行业,中小平台被挤垮,货拉拉一家独大,司机没了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剥削。监管的约谈很及时,但光靠口头警告不够,算法要真公开,抽成要明码标价,违规要真罚款,才能管住这只吸血的手。 货拉拉的底气不该是垄断和套路,而该是司机的信任。当平台把司机的生计当成赚钱工具,把约谈当成应付流程,再高的利润也留不住人。算法再精密,也该留着温度,规模再大,也不能丢了底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讲个真事儿,有点刷新我的三观。宁夏有个老板,身家870个亿,搞化工的,成了行业
【61评论】【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