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个15岁新兵擦大炮,埋头看瞄准镜,谁料突然瞅见,敌人阵地上出现一奇怪绿影,他一跺脚:瞄准,打!只听“砰砰砰”,没想到就是这个决定却立下了大功! 张典文,湖南临湘人,那时刚加入志愿军第47军140师419团1营机炮连。当年参军时他实际年龄不足十六岁。 到了部队,战友们见他又瘦又小,都喊他“小粒子”,这个外号从此跟了他整个军旅生涯。 擦炮练出的火眼金睛 张典文被分配到反坦克无坐力炮排一班,每天主要任务就是擦拭炮筒和炮架。这工作看似枯燥,却让他练就了过人本领。 他擦炮时眼睛总盯着对面山头,日复一日观察,连敌军阵地上长了几根新草都数得清。班长苏清义喜欢这个机灵的小兵,亲自教他操作无后坐力炮。 张典文学得认真,但心里憋着一股劲——眼看步兵连的战友纷纷立功,自己却整天擦炮,他常嘟囔:“人家在前线杀敌立功,我在后面窝囊地观光,算什么英雄好汉?” 张典文像往常一样擦拭炮筒,无意间通过瞄准镜望向敌军阵地。突然,一片黑色焦土中冒出一抹模糊的绿色阴影,还有人影晃动。他心头一紧,这和他平时熟悉的地形完全不同! 那顶刚支起的帐篷在熟悉的山头轮廓中显得格外刺眼。是敌军指挥部?还是新设的据点?报告连长肯定来不及了,敌人随时可能转移。 张典文心一横,决定冒险试一把。他按照班长教的方法调整炮位,装填炮弹,对准绿色阴影果断开火。炮声震天,对面阵地瞬间火光冲天,接连传来爆炸声。 整个连队被惊动,战士们互相询问:“是进攻开始了?可是没有收到上级命令啊。” 排长陈国华和班长苏清义从掩体冲出来,对着张典文大骂:“谁让你擅自开炮?不要命了!”连长王进金闻声赶来,气得下令:“关禁闭,军法处置! 张典文吓得呆若木鸡,眼泪在眼眶打转。正当他准备接受严惩时,一营教导员苏福顺笑着走来:这一炮打得好啊,端掉了敌军军火库!原来那顶绿色帐篷下藏着敌军弹药库,张典文误打误撞引发连环爆炸。 团部决定给他记二等功,但教导员明确表示:“功是功,过是过,违反纪律必须处罚。”最后张典文功过相抵,被关15天禁闭。 这个15岁少年第一次深刻理解军队纪律的分量。他后来回忆那段日子,没有抱怨,反而认真抄写军纪、研读操作手册。十五天后,他从小兵升为副班长,肩上多了责任。 1952年马良山战役,张典文迎来真正考验。战斗最激烈时,敌军火力压制得步兵寸步难行。张典文所在的机炮连奉命掩护步兵穿插。 他像发疯般装填炮弹,双手被炮栓磨得鲜血淋漓,手指都见了骨头也不停歇。统计战果时战友们惊呆了——他一分钟竟装填发射了45发炮弹!这个记录在当年堪称奇迹。 张典文从擦炮新兵成长为炮兵连长。他的故事在部队传为美谈: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平日积累和战场勇气结合的结果。当年那个擦炮少年,最终用血性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退伍后张典文转业地方工作,很少向人提起战场往事。但那段经历深深烙印在他生命中——纪律与勇气、鲁莽与果断,往往只在一线之间。真正让军人成长的,不是一时运气,而是对职责的坚守和对国家的忠诚。 信息来源: 岳阳网《“小粒子” 显神威——记“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张典文》 岳阳发布《记“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张典文》 人民周刊《战火淬炼钢铁连》
1951年,一个15岁新兵擦大炮,埋头看瞄准镜,谁料突然瞅见,敌人阵地上出现一奇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9-26 17:44:04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