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4日,载着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5.5万个食品包的大卡车,已经分批开进了加沙,饥饿的民众一路追着,一切顺利。没有人敢动粗! 这一幕很扎心,加沙地带的街头不再是新闻镜头里冰冷的废墟,而是几万双眼睛死死盯着一辆装满食品包的中国大卡车。 这批是咱们送的5.5万个食品包,米、面、油、压缩饼干样样齐全。加沙93%的人都缺吃的,有妈妈只能往面粉里掺沙子,孩子们三个月没见过完整包装的食品,这些印着中文的箱子比黄金还珍贵。 可让人意外的是,这么饿的人群居然没乱,有人喊了句“排队”,大家就自动排起队伍,老人走不动还有人主动搀扶,全程安安静静。 另外,这批物资来得太不容易。从中国启运后绕到约旦,因口岸关闭在仓库存了好久,怕辅食变质还专门用了冷藏车,前后折腾快半年才送进去。 还有个细节特别让人印象深,咱们送的食品包包装上,除了中文和英文,还专门印了阿拉伯语的食用说明,标注了食材成分和保质期。而且包装材料都是可降解的,避免给当地环境增加负担。据了解,当地有居民领到食品包后,还小声说着“感谢中国”。 其实,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从来都不分远近。今年3月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中国红十字救援队当天就行动,31号首批队员就飞到曼德勒,带着帐篷、折叠床这些急需物资。 第二梯队还运来了应急供水设备和防疫消杀车,队员们和当地志愿者一起搭帐篷,68顶帐篷很快撑起了临时庇护所。有缅甸老人心脏病犯了,队员半蹲在旁测血压,轻声安抚;有人腿受伤,医疗组仔细检查伤口,温柔得像对待家人。 还有南美苏里南,中国农业专家在那儿建了技术合作中心,把西红柿、黄瓜这些品种带过去,手把手教当地农户种植。 专家王艳华说每期培训班都坐满了人,农户、学生、公务员都来学。农户卢克学会了灌溉和防虫技术,蔬菜产量直接翻番,当地部长顾问都夸“没有中国专家,根本达不到这效果”。专家们还常给孤儿院捐蔬菜,把收获的温暖分给更多人。 而现在,看着加沙民众领完食品包,蹲在路边给孩子塞饼干的样子,再想想缅甸帐篷里的灯光、苏里南田间的绿意,真让人感慨:中国的善意从不是口号,而是跨越山海的行动,这份真诚,走到哪儿都能被看见、被珍惜。
难怪川普在联大情绪失控,克宫突然向全球宣布:中俄达成“史无前例”的战略合作川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