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豆还在苦苦支撑,原油先崩了,中方半年都没买,美油价狂跌 说起今年的中美贸易

飞天史说 2025-09-26 10:40:57

美大豆还在苦苦支撑,原油先崩了,中方半年都没买,美油价狂跌 说起今年的中美贸易动静,真是一部活生生的“现实大片”,主角换了,但剧情比以往都精彩。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和大豆买家,突然一脚刹车,半年没碰美国油,结果美油价直接来了个过山车,跌得让人心慌。 大豆那头还在硬撑,原油这边先顶不住了。各大权威媒体都在刷屏,分析什么全球供应链多元化、美国农民和石油大佬的烦心事。贸易博弈没硝烟,谁能笑到最后,确实让人摸不清头脑。 美国大豆种植户这两年过得不容易,丰收季一到,田里豆荚饱满,老天爷挺给面子,收成一片大好。但中国采购的缺席,让美国豆农心里直打鼓。 往年九月,大豆一到港口就能装船运往中国,但今年连个影子都没有。美国大豆协会的那帮人开会都说,没中国订单,压力山大。 农民们晚上睡不好觉,手机一响就盼着是大客户下单的消息,可惜等来的只有市场分析报告和价格下跌的消息。美国大豆现在就像是门口没人光顾的老小店,货卖不动,心里慌着呢。 中国一转身,阿根廷那边倒是热闹起来。阿根廷取消农产品出口预扣税,直接把出口大门敞开,吸引了中国连下十几单大豆采购。 每单六万多吨,十一月装船,生意红红火火。媒体分析,中国这波操作不仅是为了省钱,更是全球供应链多元化的体现。 和美国单一依赖比起来,南美、巴西、阿根廷这些新伙伴,灵活又实惠。美国豆农这下明白了,全球大豆生意早就不是一家独大,谁都不能指望靠吃老本混日子。 大豆市场还在苦苦支撑,结果原油这边直接崩盘,比大豆先栽了跟头。美国大豆产业眼看着老对手南美搅局,苦水往肚里咽。有人说,这局面其实就是全球贸易格局变了,谁适应得快谁活得久。 美国原油这两年经历的事,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原地杵”。 特朗普政府喊着“能源独立”,各种增产政策一上马,页岩油企业大干快上,结果欧佩克国家也不甘落后,产量一起抬。 市场一下子货满为患,油价直接跳水。最近WTI原油价格跌破每桶七十美元,比年初跌了将近两成,油企老板们看着价格表直皱眉。 达拉斯联储的调查就指出,页岩油的盈亏平衡线其实比现在的市场价还高,企业一边算账一边头疼,成本上去了,利润没了。 更让美国原油市场雪上加霜的,是中国采购的突然归零。今年头八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同比减少了六成多,六到八月更是直接挂零,这可是自2018年以来头一遭。 彭博社也说,半年没买美国油,创下多年纪录。中国这一停手,直接把美国原油市场砸了个坑。美国油企的库存越堆越多,卖不出去,价格越跌越狠。 石油行业本来就风高浪急,这下更是进了寒冬。再往深里看,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短视,盲目增产没考虑到全球市场的承受力,等于自己搬砖砸脚。油企老板们本来指望中国买单,结果被现实啪啪打脸。 中国采购的缺席不只是让美国油价一蹶不振,更让美国整个能源和农产品出口链条“发烧”。中国并不是无计划停购,而是早有准备。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美国油断了,但进口渠道一点没少,俄罗斯、沙特、伊拉克这些老朋友立马顶上。 能源多元化成了中国的新常态,谁家便宜买谁家,谁安全买谁家。中国石化最近又在新疆发现了大储量的页岩油,国内产量节节高,外部依赖度更低。美国原油这下彻底被晾在一边,库存积压,出口商天天头疼。 这种局面下,美国的压力可想而知。原油卖不出去,企业亏损,失业隐患加大,连带着农产品出口也受影响。 大豆、玉米这些农作物,长期靠中国市场消化,一旦中国转头别国,美国农民的日子只会更难。特朗普政府现在可不好过,油价崩了,农民闹心,连基本盘都在摇晃。国内政治压力不断发酵,贸易政策成了众矢之的。 中国的策略其实挺有章法,既保护了国内能源安全,又把外部供应搞活。美国现在要反思的不是中国买不买,而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出口路径和政策思路。 毕竟,靠老一套“增产保市场”的办法,已经不灵了。中国的转身让美国体会到什么叫“市场无情”,半年的空窗期成了美国能源行业的寒冬。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的苦日子,估计还得熬上一阵。 重读开头,贸易战不见硝烟,但带来的冲击却让每一个行业、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大豆还在苦苦支撑,原油早已先崩。 中国采购的转变不只是数字游戏,更是全球格局的转折点。如果美国还想在这场贸易较量中占到上风,恐怕得先学会如何跟上变化的节奏。贸易博弈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适应新局面的“老玩家”。 参考资料:美元走强金价回落,油价触及七周最高,美征收欧盟汽车15%关税 2025-09-25 08:22:03 汇通网

0 阅读:115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