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低调抵京三天,拜会密集,最后一刻说出重点:想让中国买波音飞机,还得是大单。 首先得搞清楚,美国议员这趟来的时机有多微妙,波音公司这两年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2024 年全年交付量比空客少了快 100 架,手里的订单积压了一堆,可生产线却快转不动了 —— 西雅图的工厂因为缺订单,已经裁了两千多工人,连供应商都在催款。 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内航空公司自己都在缩减开支,Delta、United 这些巨头今年只敢少量增购飞机,根本填不上波音的缺口。这时候不找中国,还能找谁?要知道,中国民航市场占全球新增需求的五分之一,以前每年都要从波音买几十架飞机,是它的 “核心客户”。 再看议员们前面三天的 “密集拜会”,看似谈了不少议题,其实都是 “铺垫”。一会儿聊经贸合作,一会儿提供应链稳定,绕来绕去就是不直说卖飞机,怕太直白显得掉价。直到最后一天才松口,还特意强调 “要大单”,这哪是商量,分明是带着 “任务” 来的。 毕竟波音给国会的压力不小,据说这次代表团里就有两位议员的选区里有波音的零部件工厂,工人选票还等着呢,要是拿不下中国订单,下次选举都悬。 中国这边为啥能成为波音的 “救命稻草”?不光是因为咱们有需求,更因为咱们手里有 “筹码”。这几年中国商飞的 C919 已经开始批量交付,国内航空公司买飞机不再只盯着波音和空客。 去年东航、南航一下子订了 100 架 C919,直接给波音敲了警钟。要是波音再不拿出点诚意,比如在价格上让步、加快交付周期,甚至在技术合作上松口,中国完全可以把订单都留给自家飞机。 美国议员心里门儿清,所以才不敢一开始就提卖飞机,先通过拜会营造友好氛围,最后再 “软磨硬泡” 要大单。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次连 “政治附加条件” 都不敢多提了,以前美国卖飞机总爱绑一堆要求,一会儿要中国开放航空市场,一会儿要限制 C919 发展,可这次议员们只字未提。因为怕一提条件,中国直接拒绝。毕竟现在是波音求着中国,不是中国求着波音。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次波音给的报价比空客低了差不多 5%,还承诺把交付时间从原来的 3 年缩短到 18 个月,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美国议员能做的,就是帮波音把 “优惠条件” 递过来,再帮着说几句好话,盼着中国能点头。 不过中国也不会这么轻易松口。这些年中美经贸摩擦不断,波音也不是没被 “波及” 过 ——2022 年因为关税问题,中国暂停了几架波音飞机的采购,让波音损失了近 10 亿美元。 现在要中国买大单,总得有 “对等回报”。比如美国得取消对中国航空零部件的进口限制,别再动不动就搞 “实体清单”;还得在民航安全标准上一视同仁,别总对 C919 入美市场设置障碍。要是这些问题不解决,光靠议员上门 “磨嘴皮子”,想拿大单可没那么容易。 再说说美国国内的 “矛盾”,波音一边求着中国买飞机,一边还得应付国会的 “政治正确”。去年有议员还喊着 “不能让中国卡航空业脖子”,今年却亲自上门推销,这前后反差也是没谁了。 其实说白了,还是 “利益优先”—— 航空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直接关系到上百万就业岗位,真要是波音垮了,美国经济都得抖三抖。所以就算心里再不情愿,也得放下 “架子” 找中国合作,毕竟 “饭碗” 比 “面子” 重要。 而且中国民航市场的需求也是真的在增长,随着疫情后出行恢复,国内航线客流量今年已经超过 2019 年水平,航空公司都在忙着扩充运力。北京新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的新航站楼都快启用了,急需新增飞机来填补运力缺口。 但中国也不会 “盲目下单”,得算一笔 “经济账” 和 “战略账”:从经济上看,要对比波音、空客和 C919 的性价比;从战略上看,得考虑供应链安全,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这次美国议员想拿 “大单”,还得看波音能不能满足中国的 “双向需求”,而不是只想着自己救急。 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这次议员们提到 “买波音飞机” 时,特意强调 “要符合中方利益”,这其实是在给双方台阶下。美国知道不能再用以前的 “强硬态度”,中国也明白适当采购波音飞机有助于维护中美经贸稳定,毕竟完全撇开波音也不现实。但 “大单” 的规模、交付时间、合作条件,这些都得慢慢谈,不可能一蹴而就。波音要是真急着要订单,就得拿出更多诚意,而不是靠议员来 “施压”。 说白了,美国议员这趟访华,本质上是替波音来 “求合作” 的,波音快撑不住了,美国国内就业压力大,只能找中国这个 “大客户” 帮忙。而中国手里握着主动权,既可以通过采购波音飞机来平衡中美经贸关系,也能借机争取更多利益。 但是最后能不能成 “大单”,关键看波音有没有诚意,毕竟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 “只能被动接受” 的市场了,现在是 “中国选飞机,不是飞机选中国”。
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低调抵京三天,拜会密集,最后一刻说出重点:想让中国买波音飞机,
凌余阵兮
2025-09-26 10:16: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