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孩在巴厘岛穷游时去世,她违背了一条古训“穷家富路”。这是老祖宗们总结的经验,意思是在家可以穷一点,出门在外,一定不要节约,该花的就花,不能省的千万不要节省。否则,酿成大祸,后悔晚矣! 谁能想到,这个在朋友圈里晒“5000块玩转巴厘岛10天”攻略的成都女孩小夏(化名),出发前还跟闺蜜说“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她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凑这次旅行费,省了三个月的房租,住公司宿舍的上下铺,每天吃泡面。出发前闺蜜劝她“至少买份旅游保险,再选个带24小时前台的民宿”,她却笑着摆手:“保险是智商税,民宿选海边小木屋才浪漫,还能省一半钱。” 她的“穷游攻略”里,藏着太多危险的伏笔。为了省交通费,她租了辆没牌照的二手摩托,店主没给她讲巴厘岛右舵驾驶的规则,也没检查刹车;为了省门票,她跟着当地村民走“野路”去偏僻的秘密海滩,却不知道那片海滩每天下午会有致命的离岸流;最让人揪心的是,她住的小木屋连应急电话都没有,晚上断电时,她只能靠手机手电筒照明,出事那天,邻居还是第二天早上才发现异常。 出事前一天,她还在朋友圈发了张海边日落的照片,配文“穷游的快乐,有钱人不懂”。可没人知道,那天她为了赶在日落前到海滩,骑着摩托在盘山公路上超速,差点撞上货车;为了省晚饭钱,她在路边摊买了份没冷藏的印尼炒饭,晚上闹了半宿肚子。这些她没说的“委屈”,最后都变成了无法挽回的遗憾——法医鉴定,她的死因是离岸流导致的溺水,要是当时她能花点钱请个当地向导,或者住离正规海滩近的酒店,或许就能避开那片危险海域。 “穷家富路”从来不是让人大手大脚,是让你在“安全成本”上别抠门。老祖宗们走南闯北,早就摸透了出门在外的门道:住店要选有人看管的,是怕夜里遭贼;吃饭要选干净的,是怕闹肚子耽误行程;带足盘缠,是怕遇到急事没处周转。小夏不是不懂,是被“穷游炫耀”的风气迷了眼——现在网上太多人把“花最少的钱去最多的地方”当本事,却没人提那些藏在“省钱”背后的风险:没保险,生病受伤只能自己扛;住便宜民宿,安全没保障;走野路,迷路了连求救的地方都没有。 还有更让人惋惜的细节。小夏的妈妈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她的行李箱里装着两件旧泳衣,却没带一件救生衣;钱包里塞着省下来的200多块人民币,却没一张当地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卡。她妈妈哭着说:“早知道她这么省,我当初就算借钱,也该让她多带点钱,选个安全的地方住。”可世上哪有后悔药?那些省下来的钱,最后连给她收尸的费用都不够,还要靠领事馆和热心华人帮忙。 现在网上还有人争论“穷游到底错没错”,可这根本不是穷游的问题,是把“省钱”凌驾于“安全”之上的错。之前有个姑娘在泰国穷游,住青旅时被偷了护照,因为没买保险,最后只能靠家里汇钱才补办成功;还有人在尼泊尔为了省向导费,独自徒步,结果在山里迷路三天。这些案例都在说一个理:出门在外,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该花的钱不花,就是拿自己的命赌。 小夏的故事,该给所有喜欢穷游的人敲个警钟。“穷家富路”不是老掉牙的古训,是经过无数人验证的生存智慧。在家你可以省水电、省外卖,可出门在外,住宿安全的钱、交通合规的钱、保障应急的钱,一分都不能省。毕竟,再美的风景,也得有命看才行;再省的攻略,也抵不过一次意外的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成都女孩在巴厘岛穷游时去世,她违背了一条古训“穷家富路”。这是老祖宗们总结的经验
明星追踪器站
2025-09-26 01:29:31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