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怕,那事情就多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蔡正元曾经提出一个颇有争议的观点:“雄而不霸,国际上很难有真朋友。”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绝对,但仔细琢磨其实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冷酷现实。 拥有雄厚实力却总是低调退让,别人未必因此尊重你,反倒容易被反复挑战底线。为什么?因为在国家之间,强大未必等于有威慑力,真正的威慑源自于是否敢于表明立场、守住底线。 所谓“雄”,就是国家有硬实力,无论经济、军力还是科技都足以让人敬畏。但“雄”并不等于咄咄逼人。 “不霸”的含义是不用实力去欺负人,不主动扩张或者干涉别国事务。可如果你手里有牌,却始终不敢打出去,别人不会单纯把你当朋友,更多是把你看作“可以试探”的对象。 回顾历史上的清朝就很有代表性。那个时候的中国,无论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处于世界前列,但在列强面前却总是犹豫不决。 鸦片战争时,英国派出舰队兵临城下,清政府依旧幻想息事宁人,结果被几只战舰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后来的历史一再证明,清政府的软弱和妥协,反而让列强更加肆无忌惮。一次次丧权辱国,都是因为在关键时刻没敢“亮剑”。外表看似强大,实际却没有让对手真正忌惮。 再来看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局面。那时的中国无论国力还是国际地位都远不如现在,但在面对核心利益被挑战时,却敢于采取果断行动。 抗美援朝就是最明显的例证。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的军事压力,中国毅然出兵,最终硬生生扭转了局势。 这种坚定的态度,让外界开始真正重视中国的立场。哪怕当时国家还很弱小,但大家都明白,这个新中国不是谁都能随便欺负的。 现实世界里,俄罗斯的做法也很值得玩味。经济不算顶尖,但它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底线。如果有人触碰核心利益,比如克里米亚问题,俄罗斯会毫不犹豫地采取强硬措施。 虽然因此遭遇制裁甚至孤立,但没有几个国家敢在关键议题上和它硬碰硬。威慑力,往往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靠行动和态度树立起来的。 国际社会其实很少有“真朋友”,更多的是利益交换和现实考量。你越是小心翼翼,别人越容易试探你;你一旦在关键议题上退缩,下一次就会有更多麻烦找上门。 当然,“雄而不霸”并不是错。关键点在于,不能把“不霸”理解为“软弱可欺”。国家要想获得尊重,不是靠一味妥协,而是要在必要的时候展现决心与实力。 朋友可以有,但前提是让别人明白你的底线不可侵犯。只有让外界看到你既有力量也有态度,才能确保平等、稳固的国际关系。
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
九鼎观世道
2025-09-25 15:18:5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