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其实现在全球城市对办奥运的态度早就不是二十年前抢着要的香饽饽了,毕竟这事儿太烧钱,还大概率要亏本。瞅瞅本世纪的奥运会,除了2000年悉尼和2008年北京赚了钱,其他几乎全是赔本买卖。 2021年东京奥运花了130多亿美元,最后只收回58亿,一下亏了71.3亿;2016年里约更惨,总花费236亿,亏损21亿,那些新建的场馆后来都荒成了废墟。 就连精打细算的巴黎奥运,一开始预算68亿欧元,结果现在成本飙到118亿欧元,光塞纳河清污就花了14亿欧元,基础设施改造另算32亿,就算门票和赞助卖得不错,能不能不亏还两说呢。 牛津大学有研究说,自1960年以来奥运会平均超支率172%,这钱谁掏得起? 上海、成都、广州都是精明的城市,这笔账早算透了。就说上海,人家不是不沾奥运,2024年还办了奥运资格系列赛,滑板、霹雳舞这些项目就在黄浦滨江的现有场地搞,不用新建场馆,既给市民添了运动空间,又没花冤枉钱。 要是真办奥运,光场馆和基础设施就得砸几百亿,2016年里约基建占比52%,东京更是高达61%,这些钱投下去,赛后维护又是个大包袱。 成都刚办过大运会,广州办过亚运会,都知道大型赛事的后续问题,场馆闲置、维护费高昂,还不如把钱投到地铁、学校这些民生工程上,老百姓更实在。 杭州亚运会闭幕后就明确说了,场馆首要任务是给市民用,办不办奥运压根没想过,这其实就是国内城市的普遍心态。 更让奥委会头疼的是,他们喊了好多年的“奥运瘦身”根本没落实,成本降不下来,城市自然没动力。前主席罗格就想砍点冷门项目减负,结果每个项目背后都牵扯着体育协会、产业利益,根本砍不动。 到巴赫这届,虽说搞了些改革,比如允许多国联合办赛、用AI监控网暴,但奥运会规模还是没缩,2028年洛杉矶奥运还要加棒垒球项目,运动员人数卡着10500人,其他项目只能挤名额,瘦身成了空谈。 年轻人对奥运的热情也在降,觉得这赛事落伍,奥委会又不肯好好接纳电竞,吸引力越来越弱,办这样的赛事,对城市的宣传效应都打了折扣。 再说咱们国家的大方向也变了,2008年北京奥运是要向世界展示实力,现在早过了靠奥运刷存在感的阶段。 体育总局更倾向于办“性价比高”的赛事,比如杭州亚运、成都大运会,都是利用现有设施,聚焦赛后利用。上海这几年引进的都是国际顶级单项赛事,花钱少、影响精准,比办综合性奥运划算多了。 而且现在经济大环境下,城市更看重务实发展,广州的科创、成都的文创、上海的金融,这些核心产业才是发展重点,没必要为了奥运打乱节奏。 所以真不是这三座城市不给奥委会面子,实在是办奥运的性价比太低,风险又大。奥委会与其失望,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赛事成本降下来,让奥运真能给城市带来好处,而不是留下一堆债务和空场馆。 要是哪天奥运能做到不超支、不浪费,赛后场馆还能全给市民用,说不定国内城市还会动心,但现在显然还没到那一步。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9-24 15:43: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