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史无前例”一幕:特朗普骂遍全球;中国要给世界送份大礼 第80届联合国大

飞天史说 2025-09-24 13:40:34

联合国“史无前例”一幕:特朗普骂遍全球;中国要给世界送份大礼 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刚开场,现场气氛就有点“炸锅”。各国代表云集纽约,全球目光都盯着这场大戏,没想到会变成一出“特朗普骂场”。 一边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发言台上不留情面地炮轰全场,连联合国自己都没能幸免。另一边,中国则低调宣布要给世界送上“大礼包”,一时间中美两国的外交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到底是美式“怼天怼地”,还是中国式“实打实送温暖”更能赢得世界掌声?这场戏,才刚拉开帷幕。 如果说特朗普的发言堪称“史无前例”,那这次的戏剧性还真不只是语言上的火药味。 他一开口,先把矛头指向联合国本身,嫌弃大会场地设施“掉链子”,电梯时不时罢工,提词器也不听话。 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特朗普这波吐槽还真不是第一次。 要说起来,美国自己可是联合国最大“赖账户”,截至2023年还拖着10多亿美元的会费没交,嘴上说联合国“效率不行”,钱包却一直捂得紧。说白了,这种“骂完不掏钱”的操作,跟中国老百姓调侃的“光说不练假把式”如出一辙。 特朗普这次不只冲联合国发火,连身边的盟友也没放过。欧洲被他点名批评“移民政策太松”,可美国在中东问题上折腾了那么多年,难民潮的根源也有美国一份“功劳”,这点他装作没看见。 轮到亚洲,特朗普把矛头对准中印,嫌他们买俄油太多,却不说美国自己进口能源的时候,数据也不那么清白。 说到底,特朗普的“美国优先”逻辑就像家长里短:自家孩子做错了事,先把锅甩给别人。巴勒斯坦问题上,特朗普更是逆风操作,否认大多数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现实。 联合国投票数据显示,超过130个国家都已经表态承认,这时候再自说自话,怎么看都像是在自拉自唱。 分析下来,特朗普的发言套路其实很简单:批评谁都行,就是不提怎么解决问题。很多美国学者也直言,这种“宣泄式”外交只会让国际合作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美国“只要自己爽,别人都靠边站”的思路,慢慢把多边体系挤压得越来越窄。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过去十年,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动不动就用否决权,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朗……只要不合自己心意,直接“一票否决”,这操作把联合国变成了“大国专场”,其他国家想说话都插不上嘴。 与特朗普的“骂遍全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稳扎稳打。这次中国在联合国宣布,主动放弃世界贸易组织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不再享受部分关税优惠和过渡期政策。 按中国商务部的说法,这个决定相当于让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像非洲、东南亚这些经济体能获得更多贸易空间。多边贸易体系本来就要讲规则,中国这回算是自己“让出一口肉”,为全球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 国际上对中国的这份“大礼”评价还挺高。很多发展中国家代表公开点赞,说中国的行动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喘了口气。 世贸组织的总干事也表示,中国的选择有助于恢复多边贸易的信心。和美国这种“一个人唱独角戏”不同,中国更讲究集体行动,既约束自己,也给全球治理添砖加瓦。 回头看中国这几年对外投资的数据,不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是非洲、拉美,大家都能从中国的合作中分一杯羹。中国这份“大礼”,说白了是“你赢我也赢”,不是“你输我才赢”。 其实,联合国这场大戏里,中美两种路数的背后,藏着国际格局的深层矛盾。安理会最近又被特朗普搅了个底朝天。加沙停火草案,14个国家支持,只有美国反对,一票否决直接把方案毙掉。 联合国宪章规定“大国一致”,可现实中,这种规则已经跟不上时代。过去十年,美国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的次数,和冷战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每次关键议题一到,美国就亮出否决牌,别国意见全成了“背景音”。 放眼全球,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联合国改革。非洲、拉美国家希望有更多代表进常任理事国,否决权的使用也要有个“限流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话说得很中肯:联合国不能变成“大国角斗场”,效率和公平得一起抓。历史上联合国改革难产,归根结底还是大国之间“谁也不服谁”。 可现在全球问题一个接一个,气候、贫困、冲突、疫情,光靠嘴炮和否决权,压根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梳理下来,中美两种路数,其实代表了当下国际社会的两种选择。特朗普的“骂遍全球”,看似风头无两,实则破坏性大于建设性。 中国的“世界大礼”,虽然没有太多高调宣传,但实实在在惠及大多数国家。 全球治理体系到底要选谁的路,事实胜于雄辩。时代已经变了,靠指责和自我优先,搅不出一个更公平的世界。世界更需要务实的行动,而不是空洞的批评。 参考资料:口无遮拦!特朗普在联大,1小时“骂”遍全世界 2025-09-24 09:17·观察者网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