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有个海惠寺,其藏经阁上,有只大壁虎,差不多一丈长。夏天夜里,常能看见阁檐边有

历史趣闻社 2025-09-24 04:04:57

某县有个海惠寺,其藏经阁上,有只大壁虎,差不多一丈长。夏天夜里,常能看见阁檐边有两盏 “灯”,其实是它的眼睛。 藏经阁常年锁着,檐下养了一群鸽子,总被这壁虎吃掉,几乎快没了。 小沙弥明心蹲在藏经阁外的石阶上,手指绕着僧袍的衣角,眼睛直勾勾盯着阁檐。他来寺里三年,最稀罕檐下那群灰鸽子,清晨总爱撒把玉米粒看它们扑棱着翅膀抢食。可这半年来,鸽子一只接一只少,前几天清点,只剩三只缩在窝角发抖。 “肯定是那大壁虎干的!”明心攥紧拳头,昨天夜里他特意守在廊下,瞧见阁檐边亮起两团昏黄的光,紧接着就听见鸽子的惊叫声,等他举着灯笼跑过去,只看见一片晃动的黑影顺着墙缝溜进了藏经阁。 他揣着心思去找住持了尘师父,老住持正坐在禅房里整理经书,指尖沾着墨汁在宣纸上慢慢写着。明心把鸽子变少的事一说完,还把自己夜里看见的情景添了几句,末了急得红了脸:“师父,咱们得想办法把那壁虎赶走,再这样下去,鸽子就全没了!” 了尘师父放下毛笔,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你随我去藏经阁看看吧。” 藏经阁的铜锁生了层绿锈,了尘师父掏出钥匙拧了半天才打开,门轴“吱呀”一声响,带着陈年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阁里光线暗,明心借着从窗棂透进来的阳光往里看,只见一排排书架摆得整整齐齐,架上的经书用蓝布套裹着,连灰尘都少得可怜。 “你看看这书架的木缝。”了尘师父指着最里面的一排书架,明心凑过去细看,发现木头上只有零星几个细小的虫眼,再翻出架上一本旧经书,纸页平整,没半点被虫蛀的痕迹。 “二十年前,这藏经阁闹过一次大虫灾。”了尘师父的声音在阁里轻轻回荡,“当时书架上全是蛀书虫,咬得经书哗哗掉渣,我和几位师兄守了半个月,又是熏艾草又是撒药粉,都不管用。后来有天夜里,我看见阁檐边亮着两盏‘灯’,才发现来了这么只大壁虎。” 明心愣住了,手里的经书差点滑掉。 “从那以后,蛀书虫就慢慢少了。”了尘师父走到窗边,指着墙缝里残留的几片蝉蜕,“这壁虎看着吓人,其实是来抓虫的。它守在这儿二十年,没让经书再遭一次虫害。至于那些鸽子……”师父顿了顿,眼神里带着点温和,“你仔细想想,鸽子是不是总爱在书架旁的窗台上筑巢?” 明心猛地想起,前阵子他总看见鸽子衔着草屑往藏经阁的窗缝里钻,当时还觉得鸽子调皮。“难道……壁虎是误把靠近窗缝的鸽子当成猎物了?” “它眼睛夜里才亮,辨物不全,或许真是认错了。”了尘师父笑了笑,从袖袋里掏出个小木盒,里面装着几粒饱满的玉米,“咱们给鸽子换个地方,在寺后的银杏树下搭个新鸽舍,离藏经阁远些,既不打扰壁虎护书,也能让鸽子安安稳稳过日子。” 接下来几天,明心跟着师兄弟们在银杏树下搭鸽舍,新鸽舍铺着柔软的干草,还挂了个小竹筐装玉米粒。他们把剩下的三只鸽子挪过去时,鸽子起初还怯生生的,没过两天就敢在树枝上扑棱着翅膀唱歌了。 夜里,明心又去藏经阁外瞧了瞧,阁檐边的两盏“灯”依旧亮着,却没再听见鸽子的惊叫声。他悄悄绕到窗下,借着月光看见那只大壁虎正趴在书架上,细长的舌头飞快地一卷,就把一只爬在经书上的蛀书虫吞进了嘴里。它动作轻巧,没碰掉一页经书,更没往鸽舍的方向多看一眼。 后来,寺里的鸽子渐渐多了起来,银杏树下的鸽舍里总挤满了灰扑扑的小身影,有时还会有几只大胆的鸽子飞到藏经阁的屋顶上晒太阳,那只大壁虎就趴在檐角,安安静静地看着,眼睛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有香客来寺里拜佛,瞧见那只大壁虎,吓得直往后退,明心总会笑着解释:“它是藏经阁的‘守书客’,守了咱们寺里的经书二十年呢。”香客们听了,再看那只大壁虎时,眼神里就没了害怕,多了些敬意。 万物皆有其用,哪怕是看似吓人的大壁虎,也在默默守护着一方安宁。这海惠寺藏经阁的秘密,藏着最朴素的共生之道。 出处:原创民间故事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

1
2025-09-24 04:26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