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女子纵有千般毒,最毒莫过“爬龟妇”,所谓的“爬龟妇”指的是什么,为何遭到

落叶随风呀 2025-09-23 21:55:19

古人说:女子纵有千般毒,最毒莫过“爬龟妇”,所谓的“爬龟妇”指的是什么,为何遭到万人唾弃? 说起中国古代那些让人脊背发凉的民间传说,总有那么几桩事能戳中人心底的恐惧。其中,“女子纵有千般毒,最毒莫过爬龟妇”这句老话,就流传了好几百年。它不是随便编出来的,而是根植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真实事件,主要发生在浙江义乌和东阳一带。 简单点讲,“爬龟妇”指的是那时候一群农村妇女,她们因为生活所迫,从小打小闹的骗术起步,渐渐变成专干诈骗、绑架和拐卖的犯罪团伙。为什么她们被万人唾弃?因为她们的手段太下作,不仅骗钱,还毁人家庭,甚至直接害命,简直是把人性踩在脚底。 根据历史记载,她们大多是清中期浙江农村的底层妇女。那时候,义乌和东阳这些地方,地少人多,农活忙不过来,好多女人守寡或家贫得揭不开锅。农闲时候,她们没啥正经营生,就三五成群凑一块儿,琢磨怎么多弄点钱贴补家用。起初,还算本分,她们学着当地那些游方神汉的样子,摆摊给人算命占卜。手里捏着几枚龟壳或竹签,胡诌点吉凶祸福,路过的农夫扔下几个铜板,她们就收了。或者学点草药偏方,四处给人治小毛病,头疼脑热什么的,收点诊费勉强填饱肚子。这时候,她们还没闹出大乱子,顶多被当成江湖郎中,村里人摇头叹气罢了。 可人一穷,脑子就容易拐弯。这些妇女的把戏很快就露馅了。算命那套太浅,村民们试了几回,发现准头全无;草药也多半是糊弄,治不好病反倒耽误事儿。没人上钩了,她们就得换路子。渐渐地,她们盯上了村里那些稍有点积蓄的家庭。先是串门子,装成乞丐或远房亲戚,摸清人家底细。等摸透了,就开始正戏:上门装神弄鬼,说你家得罪了山神土地,厄运要上门了,得请她们做法事驱邪。不信?那就等着家破人亡吧。迷信那年代,谁敢不信?这些妇女张口就要上好的酒肉、活鸡活鸭,还得备铜钱银锭当祭品。人家一慌神,就全给了。她们草草烧张符纸,念几句乱七八糟的咒,东西一卷,扭头就跑。追都追不上,因为她们早串通好了情报网,村里村外甚至跨省都有眼线,风吹草动全知道。 这还只是开胃菜。尝到甜头后,她们胆子肥了,直接上手抢人。专挑富户的儿女下手,村口小路埋伏着,瞅准孩子独行,就扑上去绑了。绳子一勒,嘴一堵,扛上肩就走。回头派人送信给父母:要孩子,拿银子来,不然卖到外地当奴。父母哪受得了这罪?咬牙凑钱赎人。可有些时候,她们干脆不还,直接卖掉。孩子没了,家就散了。更狠的是,她们还盯上年轻媳妇。白天集市上人多,趁乱推搡一把,棍子一敲,拖上车就跑。那些闺女新媳妇,落到牙贩手里,命运可想而知。村里人议论起来,直摇头:这帮女人,下手比男人还黑。 要说为什么她们这么遭恨,最毒的一手得数对孕妇的勾当。这不是空穴来风,乾隆三十年左右,浙江出了好几桩血案。典型的一桩,就发生在义乌附近一个村子。一个怀胎八九月的妇人,男人出门讨生活,家里就她一人。外面下雨,这三个中年妇女敲门,说借个地儿避雨。妇人好心让进,她们一进门就变脸,锁上门,说能看出来胎儿是男是女,得帮忙“稳一稳”。 妇人信了,她们上手就下药,迷晕人后强行催产。孩子一落地,她们直接取胎盘——那玩意儿在黑市上叫“紫河车”,据说能炼丹药卖大钱。妇人醒来,孩子没了,人也伤了元气,好些直接没命。这样的案子不是一两起,短短几年,浙江一带就丢了上百条人命。孕妇本就弱,遭这罪,九死一生。家属找上门,她们早跑了,留下一堆哭天抢地的孤儿寡母。 这些事传开,百姓气得牙痒。为什么万人唾弃?因为她们不光是为钱,还把最无辜的人当猎物。普通贼抢钱,顶多伤财;可她们毁的,是整个家族的根。拐孩子,断香火;抢媳妇,散人伦;害孕妇,更是断子绝孙。那年代,家族观念重,家破人亡比死还难受。 村里人聚一块儿骂:这帮爬龟妇,爬得低贱,心肠比蛇蝎还毒。名字“爬龟妇”就是这么来的——作案时,她们常弯腰低伏,像龟一样爬行,摸进人家,防不胜防。加上龟在民间寓意长寿却慢吞吞,她们这帮人慢条斯理地毁人一生,简直贴切。 当然,恶有恶报。乾隆皇帝那时候,正管得严,民间事瞒不住。案子层层报上去,乾隆一看奏折,气炸了肺。孕妇案尤其戳他逆鳞,他下旨派钦差大臣直奔浙江,彻查到底。官府动真格了,海捕文书贴满村镇,悬赏缉拿。情报网虽大,但官兵人多势众,设卡盘查,沿路埋伏。没多久,就抓获一窝十来人的团伙。为首的几个,身上背着几十条命,审出来后,乾隆亲自过问。 刑部议了议,定为拐卖人口加谋杀,罪大恶极。直接押到京城,菜市口凌迟处死。刽子手一刀刀下去,围观百姓拍手叫好。从乾隆三十年到三十三年,整整两年,讨伐没停。官兵清山搜洞,余党一个个落网。情报网崩了,窝点烧了,这股风头彻底灭了。 这事儿搁到现在看,也挺有警示意味。穷不是借口,滑向犯罪的路,一步步就深了。起初小骗小摸,图口饭吃;后来见钱眼开,昧良心下死手。浙江百姓那时候,日子本就苦,再被这帮人祸害,简直雪上加霜。

0 阅读:76
落叶随风呀

落叶随风呀

恰饭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