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不承认巴勒斯坦为国家?是另有隐情? 昨天晚上,一则来自外媒的消息引起

律便利店 2025-09-23 18:03:50

为什么德国不承认巴勒斯坦为国家?是另有隐情? 昨天晚上,一则来自外媒的消息引起了不少关注。德国政府在9月22日重申,不会承认巴勒斯坦为国家,除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了“两国方案”。简单说就是,在双方“握手言和”之前,德国不会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地位。 这话听起来很客气,其实背后藏着不少说不清的历史和情感。德国做这个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它的“难言之隐”。 说起德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要先从二战讲起。那段历史大家都不陌生,德国曾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迫害,造成了惨重的后果。 二战结束后,德国对犹太民族的内疚和补偿成了它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环。以色列作为犹太人建立的国家,自然在德国心里有着特殊的位置。 所以,现在一提到中东问题,德国总是格外谨慎。尤其是面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德国往往更倾向于支持以色列。这不是简单站队的问题,而是历史留下的债,德国不能不还。 不过,世界上的风向在慢慢变。一些欧洲国家已经陆续承认了巴勒斯坦国,比如瑞典、西班牙、爱尔兰等。 他们认为,巴勒斯坦人民也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国家,不能总是被边缘化。而德国却始终按兵不动,还是坚持“等他们谈好再说”。 这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毕竟,这场谈判已经拖了几十年,谁也不知道哪天能谈出个结果来。难道德国就一直等下去?其实,这背后还有现实的考量。 德国现在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强调“稳定第一”,不希望因为承认巴勒斯坦而影响与以色列的关系,也不想在欧盟内部搞得太分裂。 再说得直白点,德国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得罪人”。一边是历史包袱,另一边是现实压力,两头都不能放松。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中国是怎么看的呢?其实咱们国家早在1988年就承认巴勒斯坦国了,一直支持“两国方案”,也就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自建立国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 这种立场,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德国这次重申立场,不是新闻里的“一句废话”,而是一个国家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小心翼翼的权衡。 有时候,一个国家的决定,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老邻居,有些话说不出口,有些事放不下心,最后也只能维持现状。 当然,世界在变,中东局势也在变。越来越多国家在推动和平,也希望巴勒斯坦人民能早日拥有自己的归属。 德国未来会不会改变立场,还要看谈判的进展,也要看国际社会的态度。我们不妨静观其变,给时间一点时间。 参考资料:德国外长呼吁尽快启动“两国方案”谈判进程 2025-09-22 23:31·中国新闻网

0 阅读:28
律便利店

律便利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