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官宣成功弹射了三型舰载机,自然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件大事。不少外国军事专家纷纷转载了视频,感叹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仅次于美国拥有电磁弹射航母的国家。但是不少美国和印度网友酸了。 当福建舰的账单摆上桌面,70亿美元,清清楚楚,再看看大洋彼岸的福特号,造价高达130亿,里外里差了快60亿美元,装备技术据说还更稳,这就让很多人想不通了。 中国没有选择在蒸汽弹射这条老路上慢慢追,而是直接豪赌下一代技术,电磁弹射,美国人花了半个世纪研究的东西,他们用十几年就搞定了,这一下就省去了大量的试错成本。 那个在武汉搞的“陆上水泥航母”,在把一整套复杂的电磁弹射系统搬上真正的军舰前,先在陆地上把它测了个底朝天,这种做法,把风险和问题都提前解决了,极大压缩了海上测试的时间,效率高得吓人。 福特号下水这么久,弹射系统的小毛病还一直没断过,而福建舰,一次海试就能连续6天无故障运行,动力系统也稳稳扛过了8天考验,这种稳,就是系统工程能力的体现。 这种成本控制是系统性的,从船体到飞机,都贯彻到底,舰载的歼-35隐形战机,单价8000万美元,比美国的F-35C便宜了整整四成。自家完整的工业链,让成本控制变得游刃有余。 中国在福建舰这件事上,沟通策略玩得特别溜,技术参数大大方方让你看,排水量超8万吨,比尼米兹级还大,能同时弹射有人和无人机,而且甲板上能塞下差不多70架飞机,绝不藏着掖着。 这种“硬件”上的透明,是秀肌肉,也是建立威慑的基础,歼-35上舰测试成功率超过85%,空警600预警机也弹射成功了,这都是看得见的硬实力。 可另一方面,关于这艘航母到底要用来干什么,说法就很模糊了,官方口径永远是“维护海洋权益”,一个可以有多种解释的说法,这就给外界留足了想象空间。 台湾方面直接在防务报告里把它列为“直接威胁”,一些国际媒体渲染它是“全球性威胁”。 而美国智库则更倾向于认为,这是要建立一种“常态化威慑”。 福建舰用的是常规动力,而不是一步到位的核动力,这表明它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区还是在西太平洋,和美国航母的全球抵达能力做了个区隔,避免了过度刺激。 福建舰的弹射视频一放出来,一些美国和印度的网民反应最激烈,直接“破防”,要么说视频是AI合成的,要么就刷屏指责“抄袭”。 还有人把先进的电磁弹射当成了蒸汽弹射,嘲讽说这技术水平也就“相当于65年前的美军”,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情绪化的反应,其实不是在讨论技术,而是一种长期优越感被动摇后的心理应激,眼看着追赶者不但赶上来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车,第一反应是否认和贬低。 但专业的军事分析人士和机构就冷静多了,他们默默转发视频,承认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美国国防部的报告也务实地预测,到2026年,中国海军将拥有三艘可以轮换的主力航母。 这种舆论场上的巨大撕裂,恰恰是当下世界格局变化的真实写照,福建舰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技术进步,更是观察者们面对实力天平变化时,那种焦虑、否认、惊叹与不得不正视的复杂心理。 以上信息来源于环球时报 官宣: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
福建舰官宣成功弹射了三型舰载机,自然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件大事。不少外国军事专家纷
是逸屹呀
2025-09-23 11:34: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