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护士正帮一名西路军伤员擦洗伤口。突然,她“啊”的一声尖叫,捂着嘴,一脸惊恐地跑了。几个男医生闻讯赶来一看,顿时也被惊得目瞪口呆。 伤员腰间的伤口不仅溃烂流脓,还爬满了白花花的蛆虫,在昏暗的油灯下蠕动,触目惊心。这位伤员,正是年仅19岁的红军警卫员王定烈。 那年春天,甘肃河西走廊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戈壁。西路军在石窝山与马家军血战,战场上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王定烈和战友们早已打光子弹,大刀砍卷了刃,就用石头砸,石头用尽了,便赤手空拳与敌人肉搏。在一片混战中,他感到腰间一阵撕裂般的剧痛,一颗7.9毫米的子弹从侧面射入,击碎他的左肾,深深嵌进脊椎骨。 他眼前一黑昏死过去,醒来时夜色深沉,身边全是牺牲的战友,阵地上一片死寂。 王定烈拖着伤腿爬行,遇到两位同样负伤的战友,三人互相搀扶走了两里地,找到一间破屋。谁知屋里炕上横躺着二十多个红军伤员,已无一人存活。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马家军的火把就亮了起来,敌人冲进屋内枪刀齐下,王定烈被一刀砍中头部,血流满面,再次昏迷。 当王定烈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血泊中,眼皮被干涸的血糊住。远处传来脚步声,他屏住呼吸装死,却发现来的是当地一位庄户人。老人看见满屋遗体吓得腿软,听到微弱的呼救声后才壮着胆子走近,撕下衣襟为他包扎,塞给他一根木棍说:“快走,马匪见红军就杀!” 王定烈拄着棍子忍着剧痛摸黑前行,两天后体力不支倒在河滩边,最终被马家军巡逻队俘虏,与百余名红军关押在兰州一处破旧的骡马店。 在那里,伤口无人处理,天气转暖后溃烂生蛆,腐臭味引来苍蝇,白花花的蛆虫在伤口里蠕动。 那位被吓跑又返回的女护士小李,其实是地下党派来的同志。她强忍恶心,用镊子一条条夹走蛆虫,用盐水小心清洗腐肉。 她的手微微颤抖,却没有停下,低声对王定烈说:“你得挺住,同志!”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伤口终于清理干净,王定烈感受到一丝久违的清凉,也体会到革命队伍的温暖。 马家军为瓦解红军斗志,派叛徒郭锡金前来劝降,许以高官厚禄。王定烈捂住耳朵,宁死不屈。剧烈的动作牵动伤口,子弹在脊椎内移位,痛得他再次昏厥。 谁也没想到,这次昏厥竟让子弹稍稍偏离,意外缓解了压迫,让他能勉强挺直腰板。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党中央通过多方交涉,成功营救了包括王定烈在内的千余名被俘红军。他们从武威到西安再到延安,靠双腿走了三天两百多公里。回到延安的第二天,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了这群从死亡线上归来的战士。 王定烈身体里的那颗子弹,直到1953年在广州军区总医院才被取出,此时早已被骨组织包裹得严严实实。1961年全军授衔时,周恩来总理特意叮嘱:“给王定烈授少将衔,腰带要用软皮的。”这句关怀温暖了这位老兵的心。 1949年冬,王定烈已升任湖北军区师长,率部进驻恩施剿匪。恩施山高林密,宋希濂的溃兵与当地土匪勾结,气焰嚣张。有次开完军事会议,参谋说已电话通知县里接应,王定烈却突然下令:“掉头回恩施!”他解释说:“土匪若偷听电话,咱们行踪就暴露了。” 两天后他秘密返回来凤,县大队长惊魂未定地说前几天几百土匪埋伏在公路边,不知为何突然撤了。 在随后的作战中,王定烈制定奇策:三面围攻,留北面山谷一个口子。土匪果然中计,误以为北面是生路,蜂拥逃窜却被堵在死胡同。解放军用炸药包炸塌洞口,三百多土匪束手就擒。 2014年,97岁的王定烈在睡梦中安然离世。火化时,家人从骨灰中捡出三块弹片,其中最大一块呈扁形,正是1937年那颗嵌入脊椎的7.9毫米弹头。这颗子弹见证了王定烈从石窝山的血战到延安的归来,从剿匪战场到朝鲜天空的传奇一生。 西路军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悲壮的一页。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2.18万人奉命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肩负打通苏联通道、建立西北根据地的重任。 面对数倍于己的马家军,他们在缺医少药、弹尽粮绝的绝境中浴血奋战。据统计,西路军2.18万人中,7000余人阵亡,5600余被俘后遭杀害,仅400余人辗转抵达新疆。 他们的牺牲牵制了马家军,策应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在那个艰苦岁月里,不仅有王定烈这样的战斗英雄,还有许多普通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红军战士。 在甘肃张掖地区,淳朴善良的老百姓不顾个人安危,对流散的红军指战员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救助。甘州福音堂医院院长高金城虽非共产党员,却坚定支持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竭尽全力救治红军伤员,最终因此牺牲。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张爱萍与警卫战士赵保群的故事》 央视军事《开国上将张爱萍的生死守护者》 解放军报《寻找14年的特殊情谊》 中国军网《晋绥军抗战纪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西路军》
国民党六君子:卢秀燕——慈禧太后赵少康——摄政王郝龙斌——光绪皇帝张亚中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