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朝鲜98%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信息来源:和讯网——中朝贸易的主要商品是什么?这些商品的贸易前景如何?) 你是否曾好奇,每年高达20亿人民币的朝鲜商品,为何在中国市场上销声匿迹?它们占据了朝鲜出口的绝大部分,然而作为消费者,我们却对这些商品的存在一无所知。 它们去了哪里?这背后隐藏着一场精彩绝伦的“隐形变形记”,让这些商品巧妙地融入了中国的经济循环,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朝鲜的商品进入中国后,并没有直接走上货架,譬如朝鲜矿产资源丰富得惊人,探明储量超两千亿吨,但苦于没有先进的开采加工技术,只能把铁矿、铜矿这些初级矿砂卖给我们。 这些矿砂一到中国,命运就注定了——进熔炉。它们不会被贴上任何标签,而是直接变成钢筋、汽车零件,成为我们城市基建和日常交通的一部分 朝鲜的农产品也是一个路子,像高丽参和蓝靛果,它们进入中国后,很少以原貌示人,更多是被深加工成了保健品提取物或者果酱,最终顶着一个响亮的国产品牌上市。 当然,朝鲜向中国出口的不仅仅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朝鲜还会利用自己的纺织业基础和人力,参与成最耗时耗力的初加工环节。 他们初加工的这些“半成品”运到中国后,由我们的厂商进行设计、定型和包装,贴上自己的品牌,再通过成熟的外贸网络卖到欧美。 这种模式下,朝鲜卖的其实不是产品,而是自己最具优势的低成本劳动力。假发和假睫毛就是典型,这个品类在2023年就贡献了超过11亿人民币的出口额,简直是半壁江山。 最绝的是第三种,“能量式注入”。如果说前两者还有迹可循,那电力贸易就是终极的“隐形”。你可能想不到,在自身电力都紧张的情况下,朝鲜依然会通过边境的小水电站,把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东北。 这股电流一旦并入中国的电网,就和本地电力再无区别,你家亮起的那盏灯,可能就有它的一份功劳,但谁也无法分辨。这已经超越了实体商品交换,成了一种基础设施层面的深度嵌合。 所以,那20亿的贸易额背后,其实是一个分工明确的系统:朝鲜提供最基础的“生产要素”——矿物、劳力和能量,而中国则扮演着“系统整合者”的角色,赋予这些要素最终的市场身份。 如今,朝鲜也在尝试建立工业园区,发展技术农业,试图从单纯的要素提供者向上攀升,夺回对自己产品的定义权。但这,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
2019年,巴西欠中国的800亿国债还不上了,总统博索纳罗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和
【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