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6岁的于凤至不顾众人的反对,以每坪50美金的价格,买下美国一片荒地,面对外界的质疑,她置若罔闻,开始了一场未来的豪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3年,于凤至已经七十六岁,她在外人不解的目光中,以每坪五十美元的价格买下迪士尼乐园附近的一片荒地,那里没有工厂,也没有商铺,更谈不上成熟的道路和住宅。 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不值一提的买卖,但她并没有理会,她相信城市的发展不会停在原地,人口和工业迟早要扩展到新的区域,而迪士尼乐园的人流会带动周边的交通和商业,这块土地在她眼里是未来的机会。 她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与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于凤至出生在东北商贾之家,父亲于文斗在当地极有声望,她从小就在算盘和账本里长大,耳濡目染,对数字和买卖非常敏感。 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女子师范求学,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读书女子,父亲对她格外重视,希望她既能有知识,也能理解经营之道,这样的背景,让她早早培养了观察市场和判断机会的能力。 她后来成为张学良的妻子,这段婚姻由张作霖做主,婚后,她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把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张学良对她更多是尊重,却缺少伴侣之间的亲密感。 在外界眼里,她是少帅夫人,是体面的“张家大姐”,她在家中支撑,在政局动荡的年代也尽力维持家庭的稳定。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长期软禁,她奔走营救,不惜冒险陪伴左右,直到确诊乳腺癌,她才不得不前往美国治疗。 远赴美国后的生活充满艰辛,治疗需要大量费用,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经济压力,她开始考虑如何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创造财富。 朋友引荐她进入股市,她逐渐熟悉交易规则,用敏锐的眼光和长期的观察在华尔街站稳了脚跟。 别人依赖小道消息,她更看重政策走向和产业发展,随着几次成功的投资,她的财富不断增加,也赢得了“东方女股神”的称呼。 在股市获得资本后,她没有沉迷于高风险的短期收益,而是把目光投向房地产,她研究城市规划,考察道路和周边环境,对未来发展趋势有自己的理解。 迪士尼乐园的存在,让她更加坚定这片荒地的潜力,她认为游乐园能带动交通和住宿需求,必然会吸引投资者,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正确。 六年后,旅游集团出价每坪三万美元收购这片土地,这笔交易震动了市场,曾经被讥讽的投资,变成了让人惊叹的财富奇迹,她不仅赚得丰厚回报,还成功避开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冲击。 她在商业上的成就令人钦佩,但她真正的执念一直没有改变,她在美国拼命赚钱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自己过上奢华生活,而是想着有一天张学良若能恢复自由,她手中有足够的财富可以让他安度晚年。 即便在签署离婚协议后,她依然把自己看作张家的人,她在比佛利山庄购置别墅,为张学良预留住所,还在墓地准备了双人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聚,她的遗产也全部留给张学良,这份执念贯穿了她的一生。 她的家庭并不顺遂,几个孩子命运坎坷,让她在晚年更添孤独,即便如此,她依旧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始终没有放弃对张学良的牵挂。 1990年,她在美国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她最后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张学良最终选择与赵一荻合葬夏威夷,她生前留下的别墅和墓地,都未能等来那个她一生守候的人。 于凤至的一生,包含了财富与情感两条清晰的线索,她用冷静的判断和过人的眼光,在华尔街和房地产市场上创造了令人震惊的成绩,她也用始终不变的感情,把一生都寄托在张学良身上。 荒地变金矿的故事,体现了她的远见,而财富背后的坚持,更折射出旧时代女性对爱情与责任的固执,她既是冷静的投资者,也是情感上的守候者,人们记住她的传奇,也记住她未竟的遗憾。 信源:极目新闻——樱桃姐|人过中年,两手空空,癌魔缠身,她却逆袭成华尔街女富豪
1973年,76岁的于凤至不顾众人的反对,以每坪50美金的价格,买下美国一片荒地
如梦菲记
2025-09-22 12:43:52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