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知道文臣获封爵位者不过九人。除开国、靖难、夺门等特殊时期,真正凭实打实战功获封的文臣更是屈指可数,其中王骥、王越、王守仁三位“王姓”文臣尤为亮眼——他们不仅均有进士出身的硬实力,更能上马领兵打仗,最终分别获封靖远伯、威宁伯、新建伯,连明代文人王世贞都忍不住连批“大奇!大奇!”。 对比明代爵位制度,更能看出这份荣誉的分量。明代公爵俸禄最低为2500石,如定国公徐增寿;侯爵俸禄极少能达2000石,大多在1200至1500石之间,即便保国公朱永也未达2500石,要知道开国时期的侯爵中,俸禄达2500石的并不少见。文官封爵门槛之高可见一斑,更何况在明代,官员一旦封爵,似乎便难再入阁;文武双全的能力,反而可能引发帝王忌惮,像徐有贞以伯爵身份入阁,已是极为罕见的案例。 再看明代不同时期与其他朝代的对比:明初,明太祖对亲族封赏大方,对臣下却刻薄寡恩,开国元勋即便获封爵位,最终也基本没有好下场;而唐代杨贵妃家族,仅凭她一人便“鸡犬升天”——女眷获封国夫人,男性家族成员更是满门公卿。两相对比,明代这三位凭战功封爵的文官,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你觉得明代文官封爵难,是制度限制的必然,还是帝王猜忌的结果? 明朝官员 明朝功臣 明朝官职
才知道文臣获封爵位者不过九人。除开国、靖难、夺门等特殊时期,真正凭实打实战功获封
煜文谈娱
2025-09-23 07:44:3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