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户大爷每月领600元五保金,过着一菜一汤配小酒的生活,却让不少奋斗半生的农民心里失衡。有人吐槽"辛苦一辈子不如躺平当五保户",也有人直言"不知孤寡之苦莫羡安逸生活"。本文结合法律规定拆解五保户政策真相,梳理网友争议焦点,聊聊福利兜底与个人奋斗的公平性问题。 一、事件始末:一顿小酒引发的"公平之问" 最近网上一个五保户大爷的生活片段火了。这位大爷无儿无女,年轻时因家贫没娶上媳妇,老了成了五保户,每月能领600块钱。他日子过得挺悠闲,每天有活就干,没活就歇着,每餐自己烧个小菜,再抿杯白酒,活得相当自在 。 这场景被隔壁年轻小伙拍下来发到网上,立马炸了锅。小伙直言自己看着都羡慕,甚至琢磨起"要不要也当个五保户"。要知道,村里不少有儿有女的老人,年轻时供孩子上学、帮儿女成家,老了还要带孙辈、出去打工帮还房贷车贷,每月养老金才100多块,跟大爷的日子比起来差了一大截。 这下网友们的讨论彻底停不下来,正反两方观点看得人眼花缭乱。 二、网友吵翻了:羡慕、委屈还是理解? 吐槽派:奋斗者凭啥不如"躺平者"? 有网友晒出本地情况:"我们这五保户每月能领1400多,天天大鱼大肉!有儿有女的反倒不如吃低保的,老农民最苦了!" 还有人算得更细:"农民自己交医保社保,生病花钱心疼;五保户一分钱不交,看病全报销,连护工费都是政府出。年轻时不干活,老了倒享福,这也太值了?" 甚至有年轻人跟着感慨:"结婚养娃压力大,老了还没保障,不如单身到底老了当五保户,国家管吃管埋多省心。" 理解派:你只看到酒肉,没看到孤单 持反对意见的网友直击要害:"不知他人苦,莫道他人乐!无儿无女,生病没人陪,过年没人看,这种孤单谁愿意受?他们不是过得潇洒,是没办法只能这样活。" 有人理性补充:"五保户的钱够吃饭但富不了,也就刚达到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真让你选无亲无故过一辈子,给你两千块你愿意吗?" 还有人提到制度初衷:"国家设五保户政策,是怕有人老无所依饿死街头,这是兜底不是福利奖励,别本末倒置了。" 三、法律拆解:五保户的钱不是"白拿的",门槛比你想的高 觉得五保户"好当"的人,多半是没搞懂政策规矩。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里写得明明白白,想领这笔钱,必须过三道"硬门槛" : 1. 无劳动能力:要么是60岁以上老人,要么是16岁以下未成年人,要么是一级到三级的残疾人士,这三类人才能被认定为"无劳动能力"。 2. 无生活来源:手里没有稳定收入,也没有能维持生活的财产,简单说就是"没钱没靠"。 3. 无赡养义务人:没有儿女、配偶等法定赡养人,或者有但对方根本没能力赡养。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像网上说的"年轻时好吃懒做,老了就能当五保户",根本是误解。就算真有人年轻时不奋斗,只要不符合这三条,照样领不到钱。而且审批流程特别严,要自己申请、村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全程公开公示,想走关系"骗保"难度极大 。 再说说钱的事儿,五保金不是全国统一600块。周口、南阳等地的标准是农村五保户每月不低于680元,城镇的不低于907元,发达地区能到1400元,但这笔钱要覆盖吃、穿、住、医、葬所有开销。对比下来,农民的养老金虽然低,但大多有儿女赡养、有土地收益,还有医保报销,这些都是五保户没有的"隐形保障"。 更关键的是,五保户的"福利"本质是"救助"。他们看病不花钱、有护理补贴,是因为没人帮他们出钱;政府管丧葬,是因为没人给他们送终。这些保障只是让他们能活下去,根本算不上"享福"。 结论:别盯着600块吵了,这才是该想的问题 其实大家争论的核心,根本不是五保户该不该领钱,而是"辛苦付出能不能得到合理回报"。农民一辈子贡献大,养老金偏低确实需要改善,但这不能怪五保户制度——这个制度保的是"没人管的人",是社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要是因为羡慕五保户的"清闲",就想着"不结婚、不奋斗、老了靠国家",更是打错了算盘。且不说能不能符合申请条件,就算真的符合,那种无亲无故的孤单,真的是你想要的吗?东北农村一位老人说得实在:"村里肯干的人,不管是种地还是打工,大多都有车有房有存款;想靠躺平当五保户的,终究是少数。"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农民养老金该提高吗?对于"有人钻政策空子当五保户"的说法,该怎么避免才合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农村五保户大爷每月领600元五保金,过着一菜一汤配小酒的生活,却让不少奋斗半生的
笔尖下说法
2025-09-21 17:59:00
0
阅读:246
小天使
你写啥时候的,我们现在五保户是一千七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