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3年,刚被封为魏公的曹操,一脸得意地回了家,一进家门就把三个女儿曹宪、曹

蛋总扯个事 2025-09-20 17:38:53

公元213年,刚被封为魏公的曹操,一脸得意地回了家,一进家门就把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喊了过来。他坐在堂上,说话的语气特别强硬,不容人反驳:“现在我成魏公了,得给陛下多操心事儿。   公元213年,汉献帝下诏,封曹操为魏公,赐九锡,从此,曹操的身份不只是“丞相”,更像是另一个朝廷的主人。   他从许昌回到邺城那天,心情特别好,按史书记载,那天曹操精神头很足,进门就召集家中几个重要成员,尤其是他那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   这三人身份不简单,她们后来一个个都成了皇后,背后少不了曹操当年精心安排。   曹操这个人,办事向来不拖泥带水,他从小就不按常理出牌,长大后更是个一心只认实权的主。   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到自立为魏公,他走的每一步都非常实际,他知道,光靠军队和官职不够,还得把手伸进皇宫,而最稳妥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人进宫。   他有好几个儿子,但说实话,儿子再多,也比不上一个能坐稳皇后宝座的女儿。   他当时盯上的,是汉献帝这个软弱的皇帝,虽然朝廷早已名存实亡,但“汉”这块牌子还值钱,谁把握住皇帝,就更像是正统。   让女儿当皇后,不只是为了荣耀,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结构。   曹节是最早被选进宫的,时间大概是在建安十七年,也就是213年这一年,正好是曹操封魏公那年。   她进宫后不久就被立为贵人,后来成了皇后,曹操对这件事极为重视,甚至亲自安排送嫁的仪式,规格极高。   曹宪和曹华后来也陆续进宫,虽然地位比不上曹节高,但也都成为献帝的妃子。   这种安排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一个皇帝的后宫里有三个妃子出自同一个家族,可见曹操的政治意图非常明确。   他这不是单纯地把女儿送去享福,而是安排她们去“看住”皇帝,献帝虽然没实权,但他的诏令还管用,曹操很多政令都要通过皇帝名义发出。   女儿在宫中,就能掌握皇帝的动态,甚至能影响他对外的态度,可以说,曹操把后宫当成了自家另一处“前线”。   不过,曹操也不是只靠“送女儿”来搞政治,他封魏公之后,立刻着手建立自己的行政、军队体系,魏国的雏形就是从那时候慢慢搭起来的。   他需要借助皇室的名义来实现“合法性”,但真正在做的,是把汉朝的壳子掏空,换上自己的内容。   这种“借壳上市”的做法,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最聪明、也最稳妥的一种方式。   曹操的这套安排,后来确实起了作用,等他死后,曹丕继位,废汉自立,建立魏国。   有人总说曹操是乱臣贼子,但从他封魏公后的一系列安排来看,他不是造反,而是另起炉灶。   他的目标从来不是篡位一天,而是让曹家坐稳天下,他亲手把三个女儿送进宫,不只是为了当皇后,而是让自己的权力进入皇权内部。   这种做法在当时看来也许有些冷酷,但放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是最稳的一步棋。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0 阅读:151

猜你喜欢

蛋总扯个事

蛋总扯个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