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也真敢要啊。赞比亚要求中国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一事'“索赔”800亿美金。 甲午战争大清被日本打败了,整支舰队都毁灭了,都不敢要这么多。800亿美元,等于中国军费2000多亿的1/3还强。 事件发生在赞比亚北部,那里的几百名居民认为,两家中国企业在采矿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染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是一口气开出了天价赔偿。 按照国际上处理类似案件的程序,这类赔偿必须经过政府调查、第三方评估,再交由法律裁决,而不是随便喊个数就能算数。 因而,这个“800亿”更像是一种情绪宣泄或压力策略,而不是马上能落地的现实条件。 中国的反应很快,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表态,事故发生后企业已承担起责任,积极和赞比亚政府进行处理,并对受影响的社区进行了补偿,目前局势已经有了缓解。 同时,中国政府一直要求海外企业必须遵守驻在国法律,做到安全生产,重视环保和社会责任。 更重要的是,赞比亚政府自己也没有一味把责任推到中国身上,就在上个月,赞比亚官方还公开肯定了相关企业在处理问题中的态度和效果,这表明事件并非外界渲染得那样火药味十足。 当地民众高喊天价索赔的同时,官方却选择相对务实的评价,这自然说明这里面还存在复杂的博弈。 就在事情逐渐明朗之际,美国突然插了一手,美国驻赞比亚大使冈萨雷斯高调宣称这是“全球最严重的事故之一”,甚至动员美方人员撤离。 这种做法明显与事件本身的实际情况不符,反而让人联想到美国在非洲不愿看到中国影响力扩大的意图。 更讽刺的是,美国企业在印度博帕尔制造的毒气惨案导致数万人死亡,那才是化工史真正的灾难,但美方既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赔偿,也很少出现在舆论监督的聚光灯下。 如今却拿赞比亚这点事渲染成全球性危机,显然有政治操作的影子。 若从整体产业来看,这也不是中国企业一家独有的问题,赞比亚长期依赖矿业,铜矿和钴矿产业是国家支柱,本身污染压力极大,其他国家企业同样时常面临当地居民抗议。 单独把矛头指向中国,说到底是把所有矛盾集中化,忽略了行业普遍存在的矛盾。 这件事等于一面镜子,提醒中国企业走出去不能只守住“合规底线”,还必须主动接轨国际最高标准。 过去只要不违法就算合格,如今恐怕要追求更高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水准,否则在未来的竞争中会被动挨打。 参考信源:中国新闻网
就在刚刚中方外交部回答重磅消息!中企在赞比亚造成污染被索赔800亿美元?中方
【24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