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女子给母亲扫墓,发现不远处的孤坟长满了荒草,或许已经很久没人祭拜了,出于善意

熹然说历史 2025-09-19 23:45:12

贵州女子给母亲扫墓,发现不远处的孤坟长满了荒草,或许已经很久没人祭拜了,出于善意,女子将坟墓清理了一番,当她看到墓碑上的文字后,顿时对墓主人肃然起敬:“我会帮您落叶归根的。” 2022年清明节,贵州凯里一位女子给母亲扫墓时,无意中发现旁边一座杂草丛生的孤坟。当她清理掉厚厚的荒草,看到墓碑上”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的字样时,一个尘封81年的故事就此揭开。这座坟墓的主人是谁?他的家人在哪里?一场跨越时空的寻亲之旅就此展开。 清明时节,雷女士像往年一样回到贵州凯里老家给母亲扫墓。母亲的墓在炉山镇大风洞乡的半山腰上,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来看看。祭拜完母亲准备下山时,她注意到不远处有个土包,杂草长得比人还高,要不是露出一角石碑,根本看不出是座坟。 出于好奇,雷女士走了过去。拨开茅草一看,确实是座墓,看样子很多年没人来过了。她用水冲洗墓碑上的泥土,碑文慢慢显露出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二十二师工兵营上尉军需官梅乐三之墓”,下面还刻着”湖北黄梅”和”1941年”。 雷女士愣住了。她父亲也是抗战老兵,从小听父亲讲过第五军的事。这支部队可不简单,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装备着坦克、装甲车,在1939年的昆仑关战役中狠狠教训了日军第五师团。昆仑关那一仗打得相当惨烈,第五军伤亡一万多人,但也歼灭了日军第21旅团大部,连日军少将旅团长都被击毙了。 梅乐三就是参加过昆仑关战役的军人。他是湖北黄梅县蔡山镇黄泥塘村人,家里原本有些田产。抗战爆发后,他撇下妻儿参了军,在工兵营当军需官,负责管理部队的粮食弹药补给。昆仑关战役后,第五军转到贵州休整,梅乐三却因伤病在1941年去世了,那年他才36岁。 更让人唏嘘的是,梅乐三的儿子梅迪文当时也在第五军,父子俩在同一支部队并肩作战。梅乐三去世时,18岁的梅迪文正随部队在广西作战,后来还远征缅甸,九死一生活了下来。梅迪文一辈子都在找父亲,直到2019年在昆明去世也没找到。 雷女士看着这座孤坟,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位为国捐躯的军人,在异乡躺了81年,坟头荒草丛生,显然家人根本不知道他葬在哪。她当即决定要帮梅乐三找到家人。 雷女士本身就是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的志愿者,回家后马上联系了做老兵回家公益的孙春龙。孙春龙在网上发布寻亲信息,凯里和黄梅两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也行动起来。 很快有了线索。黄梅县一位老人说,村里确实有个排行老三的长辈当兵后没回来,当地方言”老三”就叫”乐三”。更关键的突破来自一位在台湾的黄梅老乡,他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梅乐三的牌位,档案里记着梅乐三有个儿子叫梅迪文。 顺着这条线,志愿者们找到了梅乐三的孙女梅燕。57岁的梅燕住在昆明,接到电话时就哭了。她说爷爷所在的工兵营营长梅作楫是爷爷的堂兄弟,兄弟俩一起参军,一个埋在贵州,一个去了台湾,跟着他们出去的梅家子弟,能回来的没几个。 找到家人后,志愿者们组织了隆重的祭拜仪式。十几个人带着祭品到墓前,彻底清理了杂草,重新描红了碑文。2022年清明期间,梅乐三的遗骸被迁到昆明金陵墓园,和儿子梅迪文葬在一起。分离81年的父子,总算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 这事让人感慨。如果不是雷女士那天多看了一眼,梅乐三可能永远都是一座无名孤坟。在中国大地上,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抗战英烈埋骨他乡,他们为了民族独立献出生命,却连个祭拜的人都没有。我们今天能安稳过日子,真该记得这些人的付出。 一座荒坟,一段往事,三代人的寻找。梅乐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便过了80多年,血脉亲情和家国情怀从未断绝。你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故事?如果发现无名英烈的墓地,你会像雷女士一样伸出援手吗?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227

评论列表

乐活人生2002

乐活人生2002

3
2025-09-20 00:53

[祈祷][祈祷][祈祷]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