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黄丽萍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北大荒,10年后可以离开时,她却不肯回去了,这一待就是50年。 黄丽萍出生在1950年的宁波,那时候她家是军人家庭,父亲黄思深参加过长征,后来当上东海舰队航空兵工程部部长。家里条件不算差,她从小就上学,学的东西包括科学和农业方面的知识。1969年,国家号召青年到边疆去,她19岁,听说了这个,就跟弟弟商量,两人瞒着父母报名成了首批宁波知青。报名后,他们坐火车北上,那趟车开了四十多个小时,到北大荒的时候已经是冬天。 黄丽萍到北大荒后,很快就投入工作。她发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是南方土壤的十倍。她联合村委书记请专家确认,这让大家看到发展潜力。知青们在那儿劳动,开发土地,创造条件。黄丽萍白天干农活,晚上学习。她借住的农家夫妇喜欢她,把她当女儿。她剪发是为了方便种地。她跟孙有臣相处一年结婚,两人生活和睦。1979年,国家允许知青回城,同伴和弟弟都走了。 她考虑几天,决定留下,因为农场刚有起色。她觉得不能放弃。她的决定也考虑到家庭,不想因为回城拆散。北大荒是黑龙江农垦区,她去的是集贤县。知青总共十几万在那儿。她留下的原因是实际的,农场需要人。孙有臣是本地人,她嫁给他后,就成了当地媳妇。政策变化时,很多知青回城,但她没走。她的选择是基于现实考虑。 土地开发是重点,黑土优势让她看到希望。专家检测后,农业生产改善。黄丽萍参与其中。她没靠家庭背景,一切凭自己。知青生活是集体劳动,她适应了节奏。结婚后,他们继续干活。留下后,她没后悔。北大荒变化大,从荒地到粮田。 近五十年过去,她没炫耀身份。记者采访才知道她父亲是黄思深将军。问她后悔吗,她说不后悔,觉得值得。北大荒变化翻天覆地,从荒原到良田。知青们努力是原因。她是留守知青的代表。很多人像她一样,留下来。她的丈夫孙有臣得知岳父身份后震惊,但他们婚姻稳固。补办婚礼是弥补遗憾。父母见到他们,认可了选择。黄丽萍的生活是农村妇女的常态。她没特殊待遇,一切凭劳动。
1969年,黄丽萍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北大荒,10年后可以离开时,她却不肯回去了
运赛过去
2025-09-19 19:43:42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