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上映的电影《731》里,平田康之出演731核心人物石井四郎。算上这部剧,平田康之已经在十几部中国抗战剧里出演侵华日军了。 当平田康之那张脸出现在大银幕上,饰演臭名昭著的石井四郎时,不少观众心里“咯噔”一下。他那副冷峻又带着阴鸷的神情,仿佛真把石井四郎从历史的臭水沟里捞了出来。有人在观影后说:“看到他演石井四郎,我拳头都握紧了,太像个恶魔了。” 这已经不是平田康之第一次在荧幕上扮演侵华日军。从最早的《孤岛飞鹰》,到后来的《二炮手》,他演的日军角色一个比一个让人恨得牙痒痒。有网友调侃:“他演的鬼子,看着比真鬼子还像鬼子。”这话虽然带着点玩笑,却也说明了他演技的精湛。 可这背后,也有人质疑:一个日本演员,为什么总在中国抗战剧里演反派?会不会只是为了赚钱,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角色背后的沉重?其实,平田康之自己曾说过,他从小就对那段历史感兴趣,随着了解的深入,内心充满了愧疚。他觉得通过饰演这些角色,能让更多人记住那段历史,也算是自己对过去的一种“赎罪”。 在《731》的拍摄现场,平田康之做了大量的功课。他查阅了无数关于石井四郎的资料,还和一些历史专家交流,力求还原石井四郎的每一个细节。有一场戏,石井四郎在实验室里看着受害者痛苦挣扎,却露出变态的笑容。平田康之反复琢磨这个笑容,开拍前他一个人在角落里练习,那笑容让人看了不寒而栗,连导演都忍不住称赞:“这就是我想象中的石井四郎。” 不过,也有观众不太接受他这种“赎罪”方式。他们觉得,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一个日本演员频繁出演侵华日军,总有点膈应。就像有观众在网上留言:“他演得再好,我看到他还是会想起日本侵华的那些事,心里不舒服。”这种情绪可以理解,毕竟那段历史给中国人带来的伤痛太深了。 但换个角度想,平田康之的出演,某种程度上也能让日本民众看到中国抗战剧对历史的真实呈现。也许他的表演能让一些日本观众意识到,当年日本的侵略行为是多么残忍。说不定哪天,在日本也会有人像他一样,站出来反思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那段不光彩的过去。 电影《731》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731部队的罪行,也在于通过演员的演绎,让人们重新审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平田康之的参与,不管是出于何种动机,都让这部电影多了一份特殊的色彩。他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更生动地展现出日军的残暴,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观众对历史认知和情感接受度的思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不仅导演赵林山没有想到,就连姜武、王志文也没有想到,电影《731》上映第一天
【1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