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毅力了!”重庆,一女子下班闲得慌,为了打发时间,她不刷手机,不看电视,竟然干了一件轰动全网的大事,她耗时16年用830万针,绣了一幅2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她从小少妇熬成了老阿姨。就这幅刺绣应该老值钱了吧。卖掉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了! 你能想象吗?下班不刷手机、不追剧,重庆一位女士愣是靠一针一线,把16年光阴“绣”进了一幅2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里! 重庆的季芳在2009年9月,因下班时间无聊,偶然接触到《清明上河图》的刺绣套件,便下定决心挑战这幅巨作。 从此,她的生活多了一项“固定作业”:每天下班后,雷打不动地坐在桌前,拿起绣针穿梭在绣布间,这幅刺绣总长22米,被拆分成14本,每本长1.5米,总共耗费830万针,画面里细致呈现出814个人物,汴河的舟船、市井的楼宇,每一处细节都要靠不同颜色的丝线和针脚来塑造。 绣制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季芳得时刻保持专注,一旦某一针绣错,就得拆了重来,有次为了修正一处建筑的纹路,她整整拆了一天,16年间,她从三十多岁的“小少妇”,熬成了54岁的“老阿姨”。 每天不管多晚回家,她都要绣上2-3个小时,长时间的用眼让她视力下降,手指也被针扎得布满小痕迹。 邻居们起初觉得她“钻牛角尖”,但看着那幅刺绣一点点从零散的针线变成栩栩如生的长卷,也纷纷由质疑转为佩服,有时还会凑过来帮她检查绣面是否平整。 直到2025年9月17日,这幅耗时16年的巨作才终于完工,当14本绣品全部展开时,22米长的画面上,北宋汴京的繁华市井跃然“布”上,每一针都透着她的执着。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炸开了锅: 有网友直呼:“830万针!16年!这毅力绝了,换我早放弃一百回了!” 还有网友好奇:“这么精细的巨作,得值多少钱?卖掉是不是能直接财富自由?” 季芳的故事其实让我们明白,平凡人只要肯坚持,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16年的时光,足以让一幅巨作从无到有,也足以让一个人在热爱里沉淀出惊人的毅力。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一位75岁的云南大爷,徒步到四川会理找朋友,8月29日,路上遇到好心人开车带他找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