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总反复,用1000年前张仲景的方子,平肝、熄风、安神孩子为什么总是眨眼、

飞翔说健康 2025-09-18 17:41:48

小儿抽动总反复,用1000年前张仲景的方子,平肝、熄风、安神

孩子为什么总是眨眼、耸肩、清嗓子?中医眼里,核心在于一个"风"字。

尤其是肝风内动问题,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掀起波澜,打破了身体的和谐状态。具体来看,肝风会导致三种失衡状态,成为引发抽动的关键因素:

第一是阴阳失衡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风内动的孩子,就像被大风吹乱的琴弦,失去了正常的振动频率。如今很多孩子课业繁重、电子产品使用过度,这些都会耗伤肝阴。

孩子常表现为脾气急躁、睡眠不安、多梦易惊,时间久了,阴不制阳,虚风内动,就会出现各种不自主的抽动症状。

第二是气血失衡

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则筋脉失养,导致孩子面色青黄、指甲无华、肢体僵硬。中医讲"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气血失调会引发肝风妄动,表现为各种异常动作。

这类孩子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伴有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第三是脏腑功能失衡

肝与脾胃关系密切,肝气郁结会影响脾胃运化。抽动的孩子常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消化问题。就像机器零件生锈,运转就会不协调,孩子的神经系统也会出现功能紊乱。

调和这些失衡的关键在于"平肝、熄风、安神"。平肝是治本之策,熄风是缓解症状,安神则是稳定神经系统。

翻阅古籍,发现医圣张仲景的思路很值得借鉴,以【天麻】为主药的经典组合,正契合小儿抽动调理之法:天麻、钩藤、白芍、菊花,四味药材配伍精妙——

天麻:平肝熄风,专治惊风抽搐,被誉为"定风草"。

钩藤:清热平肝,缓解肌肉抽动,尤其对耸肩、甩手有效。

白芍:养血柔肝,舒缓筋脉紧张,减少抽动频率。

菊花:清肝明目,特别适合频繁眨眼、挤眼的孩子。

加减法

● 痰湿重(舌苔厚腻、喉咙有痰):加半夏、陈皮化痰。

●心火旺(舌尖红、易怒、睡眠差):加黄连、栀子清心火。

● 肾阴不足(个子矮、发育慢、盗汗):加熟地、山茱萸滋补肝肾。

用法简单: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像我之前接诊的一个7岁男孩,眨眼、耸肩持续半年,家长试过各种方法都不见效。这个孩子脾气急躁,睡觉翻来覆去,舌红少苔,经我判断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需要标本兼顾。

我先给孩子开了两周的中药汤剂,包括:天麻、钩藤、石决明、白芍、菊花、珍珠母、甘草等。

配合中药贴敷疗法(主要贴敷涌泉、太冲等穴位)和推拿疗法,嘱咐家长调整孩子的作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保持情绪稳定。

复诊时孩子症状明显减轻,继续调理两个月后抽动症状完全消失。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的脾气也变好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这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找准病因,中医调理抽动症效果确实显著。

很多抽动的孩子都伴有睡眠障碍、情绪问题等情况,只要调理好肝肾,让孩子阴阳平衡,神经系统稳定下来,抽动症状自然就会缓解。

关于孩子的抽动问题,我的建议是:能推拿食疗就不吃药,能用中医调理,就不轻易用西药控制!

0 阅读:50

评论列表

剃刀定律

剃刀定律

1
2025-09-18 18:27

神棍莫耽误了孩子治病时机。如果推拿食疗能治好癫痫,那就不用有医院了。

猜你喜欢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