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赵匡胤喝了点酒,神采奕奕地来了皇后的寝殿,看着皇后梳洗。待到皇后脸颊微红地准

冰希祖宗 2025-09-18 10:07:06

这天赵匡胤喝了点酒,神采奕奕地来了皇后的寝殿,看着皇后梳洗。待到皇后脸颊微红地准备伺候他睡觉时,赵匡胤却冷不防问道:“皇后,你可知朕为何要放过周世宗的妻儿?”皇后骤然一惊,急忙回答道:“臣妾见识浅薄,自然不知陛下的深意。”

这是一个寒意正浓的冬夜。968年二月,宫灯如豆,赵匡胤端坐在宋皇后的寝殿内,看着年轻的皇后梳洗。这个年仅17岁的少女有着不同寻常的气质,出身名门的她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与从容。宋氏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女,母亲是后唐义宁公主,天生具备皇家血统所赋予的高贵气质。 赵匡胤的目光温柔地落在她身上,心绪却悠远地飘向了过去。当年的贺氏,那个与他青梅竹马长大的结发妻子,如今已魂归天国十年有余。赵匡胤还记得她去世的那一天——958年正月初三,恰是他日后在陈桥驿兵变之日的两年前。命运弄人,他在那一天因思念亡妻而醉酒不醒,被部下披上了黄袍。 "陛下,您今日看起来心事重重。"宋皇后轻声问道,打断了赵匡胤的回忆。 "朕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赵匡胤摇了摇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自从他登基后,孝惠贺皇后被追封为皇后,这是他给予初恋的最高礼遇。她给他留下了珍贵的礼物——几个孩子,其中赵德昭已长大成人。而后在958年,他迎娶了王氏,作为继室相伴。王氏勤俭持家,每日诵读佛经,常穿常服帮做御膳,对婆婆杜太后极为孝顺。可惜天不遂人愿,963年十二月,王氏也撒手人寰。 "陛下还记得我们的相遇吗?"宋皇后问道,手指轻轻拂过青丝。 赵匡胤的目光柔和下来:"如何能忘?去年长春节,你随母亲入宫庆贺,朕一眼便记住了你。"当时的宋氏才16岁,却已展露出非凡的气质,这让42岁的赵匡胤心生爱慕。如今他们相差25岁,是典型的老夫少妻组合,但感情却意外地融洽。 他们的婚礼在全城引起轰动,五年空缺的皇后宝座终于有了新主人。每当赵匡胤视朝归来,总能看到宋皇后端庄地等候,为他佐御膳食。 然而,宫廷生活的复杂之处在于家庭关系的微妙平衡。赵匡胤注意到,宋皇后对待他的两个儿子态度迥异。对于比她还大一岁的赵德昭,宋皇后总是保持礼貌却疏远;而对待年仅十岁的赵德芳,却倾注了全部母爱。这种差异让赵匡胤既理解又担忧。 "皇后,你待德芳很好。"赵匡胤轻声说道。 宋皇后低头回答:"德芳年幼,需要母爱。至于德昭,他已经长大,臣妾不敢僭越。" 赵匡胤点点头,目光深沉。他42岁的心里明白,这种关系的微妙差异可能在未来引发权力争斗。他有两个皇子,一个聪明沉稳,一个年幼可塑;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弟弟赵光义,这便是困扰他的皇位继承难题。 "你觉得,朕该选谁做储君?"赵匡胤突然问道,目光如炬。 宋皇后听完赵匡胤的问题后,脸色一变,连忙低下头,不敢直视丈夫的眼睛。这个储君问题就像一个炸药包,谁都不敢轻易碰触。 "陛下,周世宗的妻儿与储君问题有何关联?"宋皇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匡胤长叹一声,放下酒杯:"柴荣待我不薄,当年若非他提拔,朕也不会有今天。他驾崩时,儿子年幼,江山易主。朕放过他的妻儿,并非单纯的恩德,更是因为朕深知皇权交替的残酷。" 这番话让宋皇后明白了丈夫今晚谈话的深意。她想起赵匡胤曾多次提到的"金匮之盟",那个据说与弟弟赵光义之间的秘密协议。 "陛下是否已决定由秦王继位?"宋皇后试探性地问道,所指的正是赵光义。 赵匡胤目光复杂:"朕曾认为皇位传弟比传子更稳妥。光义年富力强,朕故意让他多次领兵出征,积累军功。文武百官都认可他的能力。"他停顿片刻,眼神变得忧虑,"但随着德昭、德芳渐渐长大,朕心中的天平开始摇摆。" 宋皇后听出了丈夫话中的犹豫。作为一个敏锐的女人,她意识到赵匡胤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为保江山稳固,他花了多年培养弟弟赵光义作为继承人,甚至可能立下了"金匮之盟"。但父亲的天性又让他想把皇位传给儿子。 "陛下认为德昭和德芳可堪大任吗?"宋皇后轻声问道。 "德昭沉稳有度,但缺乏军中威望;德芳年幼,还需历练。"赵匡胤的声音中透着无奈,"而光义野心勃勃,朕不确定他登上龙椅后,是否会对两位皇子手下留情。" 宋皇后心中一颤,她对赵德芳的疼爱早已超过了一般的母子之情。若赵光义继位,她心爱的德芳可能难逃厄运。 "陛下,德芳还小,若有不测..."她的声音颤抖着。 赵匡胤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放心,朕自有打算。" 他并未说透,但宋皇后能感觉到丈夫的决心已动摇。那个曾经坚定的"金匮之盟"正在赵匡胤心中失去分量。 这场深夜谈话在八年后应验了最坏的结局。976年,赵匡胤突然驾崩,无遗诏指定继承人。24岁的宋皇后急令内侍王继恩去召赵德芳入宫继位,却不料王继恩直接投靠了赵光义。待赵光义带兵入宫时,宋皇后只能无奈接受现实,说出"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的认输之语。

0 阅读:485

猜你喜欢

冰希祖宗

冰希祖宗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