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为前提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原创2024-6-1516

不可随便 2025-09-17 12:40:10

以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为前提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原创2024-6-1516:北京新京报官方账号 听全文约5分钟66人听过 6月14日晚,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镇海区税务局发布通知,回应相关纠纷。图片/微博账号@宁波税务 近日,“宁波某化工企业因纳税问题停产”的消息引起关注。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13日,宁波博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停产公告,公司自6月12日起停产40万吨/年芳烃提取装置、4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 今年3月,博汇股份宣布,公司收到税务机关发布的《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公司按“重芳烃衍生品”缴纳消费税,对公司2023年年利润影响约3.0亿元,业绩将从利润转为大亏损。 对此,6月14日晚,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镇海区税务局发布通知,称根据税收风险筛查,发现博汇股份存在少缴消费税的风险,并多次进行税务指导和访谈。到目前为止,企业还没有支付。该局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继续争取企业合作,做好政策指导,依法处理。 企业自觉履行诚信纳税义务,不仅是税法的要求,也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应有之义。然而,如果一家企业因纳税问题而停止生产相关生产线,这一幕无疑是全社会都不想看到的,很容易滋生讨论和怀疑。 企业一方表示,如果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纳税,公司将遭受巨大损失;税务部门表示,企业存在少交税款的风险。哪一方给出的所有信息都是真相?目前,外部世界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一步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仍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如果相关企业被要求缴纳的消费税足以使企业陷入亏损甚至不得不停产的境地,这是否合理?此外,企业少缴的金额是多年积累的还是一次性的?这背后是否与当地税务机关过去的征税方式和节奏有关,需要进一步回答。 因此,面对当前舆论领域的问题,涉案企业和税务机关有必要披露更多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消除外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相关企业的停产可能会影响资本市场和股东的权益,也很容易对当地的商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一个企业因为纳税问题而难以维持,也很难说是正常的,私人公众是一种损失。因此,双方应尽快加强沟通,并按照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一级多次表示,要避免因征税不当而停止企业。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还强调,要以最严格的标准防止逃税,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这背后的真相很简单: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国家税收的提供者。如果企业停止生产,税收将失去生活用水的来源。因此,税务机关应当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对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征收和检查,是必须把握的原则。 最近,一些地方也存在因企业追缴税款而引起的争议。例如,一家企业被要求在1994年至2009年缴纳8500万元的消费税,随后出现了“30年税务调查”的谣言。 尽管当地有关部门回应称,这是“按程序正常恢复”,但各方仍应注意这给企业运营带来的压力和社会印象。 这也提醒说,虽然税务主体依法纳税,但税务主体依法纳税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但具体到税务部门和企业处理,或“既有力量,也有温度”。国家税务总局此前明确表示,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纳税人,不得组织自己的集中清算。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依法征税的过程中,税务机关必须妥善把握税收“应收尽收”与企业正常经营的平衡。毕竟,无数个人和家庭的就业和生计都站在企业的背后,这也是税收的来源。保持企业正常发展的信心尤为重要。 不久前举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论坛”指出,“任何企业都不能仅仅因涉案而崩溃”。同样,如果企业因税收征管而陷入困境甚至崩溃,也需要避免。可以说,这也是地方和税务机关确保“稳定预期、稳定增长、稳定就业”的总体观点。 撰稿 / 吴振(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张彦君 搜索博汇股份回应停产 重芳烃是消费税产品吗? 重芳烃的用途是什么? 10年以上不征税 宁波博汇化工最新新闻 《人民日报》评论博汇集团

0 阅读:0
不可随便

不可随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