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个大学生组织在推特上发文“谴责”中国,称“中国赚遍了世界各国的钱,却不愿给

迎丝的趣事 2025-09-17 10:46:45

国外一个大学生组织在推特上发文“谴责”中国,称“中国赚遍了世界各国的钱,却不愿给中东难民一块面包、一间容身的房子”,言语间全是指责。 国外那个大学生组织在推特上敲出那些指责文字的时候,可能连搜索引擎都没点开过。他们说中国赚遍世界的钱却不给中东难民一块面包,这话就像看到邻居默默给流浪猫投食半年,突然跳出来指责人家没给猫办生日派对一样滑稽。 2018 年中国给伊朗境内的伊拉克和阿富汗难民送去 100 万美元紧急援助时,这些键盘侠大概正在教室里琢磨怎么写更犀利的推文。 这笔钱通过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变成的 1200 吨面粉,足够让 3 万人在寒冬里不用空着肚子睡觉,那些装着食用油和罐头的箱子堆起来,恐怕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还要高。但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资不会发推特,自然入不了某些人的法眼。 第二年,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 75966 名难民收到了带着中国印记的粮食包,15193 个家庭靠着这些面粉、大米和牛奶撑过了艰难的日子。这些数字背后是真实的三餐温饱,不是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词条。 2020 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中国不仅给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捐款,还送去了塞满个人防护用品的 "健康包",要知道工程处服务的 560 万巴勒斯坦难民里,有 140 万住在加沙地带的贫困区,那里的基础卫生服务全靠国际援助维系。 当某些人在键盘上敲打 "没有中国人的感恩" 时,中国的抗疫医疗专家组正在和巴勒斯坦同行视频连线,分享防疫经验。 2023 年巴以冲突升级后,中国先通过联合国机构送去 100 万美元现汇援助,接着又追加了价值 1500 万元人民币的食品和药品。这些物资穿越战火抵达加沙时,那些指责中国的声音大概正忙着刷新社交媒体的点赞数。 在黎巴嫩的山坡上,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接诊了遭遇车祸的叙利亚难民卡德尔,不仅治好他的伤,还送去了食品和被褥。 卡德尔家那个用木棍、塑料布搭成的棚屋里,十口人的全部家当就是几床旧被子和一个简易灶台,中国军医留下的物资或许是他们那年冬天最实在的温暖。还有那个脚被严重烫伤的小女孩,在当地医院束手无策时,是中国医生处理好了她破溃的伤口,临走时给的食品和文具让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对比一下某些国家的援助风格会更有意思。欧盟 2023 年接收了 114 万寻求庇护者,听起来数字不小,但其中大多数是就近接收的叙利亚人。 德国一国就收到 33.4 万申请,法国 16.7 万,这些家门口的援助当然容易操作。到了 2025 年,欧盟宣布给苏丹及邻国 2.825 亿欧元援助,听起来不少,但要知道中国早在 2015 年就设立了首期 20 亿美元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援助从不附带政治条件,不像有些国家援助时总要夹带民主改革之类的私货,就像送别人面包时非要规定人家必须用什么姿势吃。 其实稍微看看中东难民问题的根源就明白,不少动荡都和某些西方国家的干预脱不了关系。他们炸烂别人的家园后,要么拍屁股走人,要么把难民问题当政治筹码。中国既没在中东煽风点火,也没在那里划分势力范围,却持续通过联合国渠道提供援助。 从 2015 年向联合国难民署、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提供援助,到近年持续支持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工程处,中国的援助就像老黄牛耕地,不声不响但步步扎实。 那些指责中国的大学生可能不知道,中国企业在非洲修铁路时顺便建了学校,在中东搞基建时没忘了打水井。这种润物无声的援助方式,确实不如在推特上发谴责文来得显眼。 就像黎巴嫩难民营里的叙利亚小女孩,她可能分不清援助来自哪个国家,但她知道是中国医生治好了她的脚,给了她能写字的笔。加沙地带的难民不用知道面粉袋上的中文是什么意思,填饱肚子的温暖最真实。 当某些人用 "没有恭良俭让" 来指责中国时,他们可能没意识到,中国的援助从来不是为了博眼球的道德表演。1200 吨面粉能做成多少个面包,1500 万物资能覆盖多少个家庭,这些数字比任何推特文案都有说服力。 那些忙着在社交媒体上扮演道德法官的人,不如算算自己国家在中东投下的炸弹数量和提供的援助金额哪个更多。中国赚的每一分钱都来自正当贸易,而用这些钱帮助别人时,既不需要难民感谢上帝,也不需要他们发推特点赞,这种不图回报的援助,或许正是某些习惯了居高临下施舍的人无法理解的。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