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当地时间9月13日发表谈话。她说,过

纸上点将 2025-09-16 20:47:21

彻底决裂了!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当地时间9月13日发表谈话。她说,过几天,美国及其盟国将在朝鲜半岛及周边,同时搞核作战兵棋推演“钉锤”和多域联合军演“自由之刃”。她强调,朝方早就提醒过,美韩弄的“关于朝鲜半岛核威慑核作战指南”是危险的想法。 朝鲜半岛紧张关系由来已久,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主导的联合军演已成为常规动作。早在2023年,美韩日三方签署情报共享协议,加强军事协作机制。2024年初,“自由盾”演习涉及2万士兵,模拟防御场景。韩国政府通过核威慑法案,与美国协调打击方案。 日本提供后勤支持,三方热线频繁交换数据。朝鲜多次通过外交渠道表达关切,指责这些活动侵犯主权。7月,平壤高层讨论外部威胁,强调维护安全底线。9月上旬,美军运抵模拟装置,韩国空军集结准备。整个过程逐步升级,各方动作密集,形成对峙格局。这种积累反映出地区安全困境,各国基于自身利益调整策略,导致互信缺失。美方视之为防御措施,朝鲜则视为挑衅,矛盾不断深化。类似事件历史上多次发生,每次都加剧不稳定因素。 金与正作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于9月13日通过官方媒体发布谈话。谈话内容聚焦即将举行的两项军演:美韩“铁锤”核作战模拟和美韩日“自由之刃”多域联合。演习定于9月15日启动,“铁锤”采用桌面推演形式,整合常规与核能力;“自由之刃”涉及海空导弹防御,地点包括济州岛附近海域。 金与正指出,朝鲜先前已多次提醒,美韩制定的“朝鲜半岛核威慑与核作战指南”充满风险。该指南涵盖多项条款,旨在应对核导弹威胁。她表示,如果当局坚持推进,这相当于公开宣示敌对立场,延续对抗路线。同时,她批评三国在周边炫耀武力,选择错误地点,必将招致不利结果。谈话通过朝鲜中央通讯社传播,迅速被国际媒体转载。这种回应体现了朝鲜对外部压力的敏感,旨在维护国家利益。 美韩日军演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以双边为主,后扩展为三边合作。2024年,“自由之刃”首次作为年度防御演习,旨在提升空中、海上和网络作战能力。参与方包括美国海军舰艇、韩国空军和日本自卫队,规模覆盖数千士兵和重型装备。朝鲜视此类活动为侵略准备,尤其针对核相关内容。金与正谈话中重申,先前警告已通过驻外机构传达,但未获重视。 她强调指南的危险性在于潜在连锁反应,可能破坏地区平衡。国际观察家指出,这种指责反映出朝鲜对核威慑框架的抵触,该框架源于美韩峰会讨论。谈话发布后,韩国国防部回应称演习纯属防御性质,日本防卫省也发布声明支持协作。整个事件凸显大国博弈中,小国如何通过外交话语维护立场,避免被动局面。 谈话背景中,美韩核指南于2024年夏季敲定,文件细节包括情报共享和响应机制。朝鲜多次在联合国渠道表达反对,称其加剧紧张。金与正选择此时发声,与演习临近直接相关。她的话语避免直接威胁,但暗示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历史上,类似声明后,朝鲜往往加强导弹测试或边境部署。美方则通过国务院回应,强调盟友合作旨在维护和平。韩国总统办公室表示,将继续推进防御计划。日本首相府协调三方立场,确保演习顺利进行。这种互动模式已成为常态,各方基于战略考量回应,避免升级为冲突。分析显示,经济因素也影响局势,美韩贸易依存度高,军演兼顾威慑与经济稳定。朝鲜经济压力下,外交话语成为重要工具。 演习启动后,9月15日,美韩日舰艇在东海集结,飞机进行空中演练。朝鲜外务省跟进声明,重申视之为敌对信号。金与正谈话的影响体现在国际媒体报道增多,引发全球关注。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讨论半岛局势,呼吁对话。 美韩坚持演习日程,完成模拟模块。朝鲜加强边境警戒,但未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后续发展中,三方军演结束于9月下旬,评估报告显示提升了协调效率。朝鲜通过官方渠道继续批评,强调主权不容侵犯。整个过程未导致直接对抗,但加深了互不信任。专家指出,类似事件循环往复,需要多边机制化解。经济制裁背景下,朝鲜发展自力更生策略,美韩则强化联盟体系。这种动态平衡维持了地区相对稳定。

0 阅读:36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