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15日,湖北,一小伙乘高铁时发现座椅的坐垫没了,跑了好几个车厢,都没有找到,无奈之下,只好先坐其他的位置,谁料,在坐下去没多久后,他就看到旁边的两个大妈,竟从麻袋里掏出了坐垫,小伙瞬间就懵了! (信源:蓬勃新闻——小伙坐高铁有坐票却变“没座”?竟是俩大妈将坐垫用“化肥袋”打包) 小伙那天买了湖北到外地的高铁票,检票上车后,按座位号找过去,刚想坐下,脚还没站稳就愣在原地了——好好的座椅,咋就剩个光秃秃的铁架子? 黑色的坐垫没了踪影,手往椅背上一摸,凉飕飕的全是硬塑料,别说坐着舒服了,光想想铁架硌屁股都觉得难受。 小伙第一反应是 “是不是被人拿错了”,毕竟高铁上偶尔会有乘客误拿东西。 他抬头瞅了瞅周围,大家都在忙着放行李、找座位,乱糟糟的。想找乘务员问问,可过道里全是人,乘务员要么在门口引导乘客,要么在帮老人放行李,根本挤不过去。 “总不能站一路吧?”小伙没办法,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自己所在的 3 号车厢开始找,一节一节往后面走。每到一个座位,都忍不住低头看看人家长椅上的坐垫在不在,连卫生间旁边的空位都没放过。 可跑了 3 号、4 号、5 号三个车厢,愣是没见着一个 “多余” 的坐垫,倒是有乘客看他东瞅西看,还以为他在找东西,主动问要不要帮忙,小伙只能苦笑着说 “找坐垫”,听得人家也一脸懵。 折腾了十多分钟,列车都快开了,小伙实在没力气找了,刚好看到 2 号车厢有个空座位,坐垫还在,就先坐了过去,想着等开车后乘务员有空了,再找他们反应情况。 本以为这事就先这样了,结果坐下还没五分钟,旁边两个大妈的举动让他瞬间不淡定了。 其中一个穿花衬衫的大妈,从座位底下拖出个印着碎花的麻袋,拉链一拉,开始在里面翻东西——先是掏出个保温杯,接着是塑料袋装的馒头,然后竟 “哗啦” 一下,摸出个黑色的垫子! 小伙眼睛一瞪,这垫子怎么看怎么眼熟 —— 边缘的缝线、中间的透气孔,跟自己座位上消失的坐垫一模一样! 他还特意揉了揉眼睛,确认不是看错了,大妈又从麻袋里摸出一个同款坐垫,递给旁边的同伴,俩人还小声嘀咕:“这垫子坐着软和,比车上的硬椅子舒服多了。” “不是,这坐垫……” 小伙实在忍不住开口了,指着大妈手里的垫子,“您这坐垫是从哪儿拿的啊?我座位上的坐垫不见了,看着跟您这个一样。” 大妈手里的动作瞬间停了,眼神有点闪躲,旁边的同伴也不说话了。 过了几秒,花衬衫大妈才不情不愿地把手里的坐垫递过来,声音小小的:“哦…… 可能是我刚才拿错了,你拿去用吧。” 没等小伙再说啥,大妈就赶紧把麻袋拉链拉上,转头看向窗外,明显是心虚了。 小伙拿着失而复得的坐垫,又气又好笑 —— 合着自己跑断腿找的坐垫,被大妈偷偷装进麻袋里了! 他也没再多说,拿着坐垫回到自己的座位,把坐垫往铁架上一装,刚好卡进去,严丝合缝,就是自己的没错。 等列车开动后,乘务员过来巡查,小伙赶紧把这事跟乘务员说了,还特意强调 “已经把坐垫要回来了”,怕后续有人查坐垫数量,自己说不清。 乘务员听了也很惊讶:“还真有人拿这个啊!这坐垫是高铁的公共设施,属于铁路部门的财产,不能私自带走的。” 这里得跟大家科普下,高铁上的座椅坐垫、靠垫,还有小桌板、安全带这些,都属于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设施”,归铁路部门所有,是为了给所有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体验。 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禁止擅自占用、损坏铁路设施设备,要是故意损坏或者私自带走这些设施,不仅要赔偿相应的费用,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列入铁路失信名单,影响后续购票乘车。 之前就有报道说,有乘客为了 “舒服”,把座椅靠垫拆下来垫在腰后,结果靠垫滑落到轨道缝隙里,差点影响列车运行,最后还是工作人员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捞出来。 再说了,高铁上的设施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和维护的,每个车次结束后,保洁人员都会对坐垫、扶手这些地方进行清洁,确保卫生。 私自带走坐垫,不仅不道德,还可能因为保存不当,让坐垫沾染灰尘、细菌,再想放回车上都不符合卫生标准了。 现在出门乘坐公共交通,大家都希望有个舒服、文明的环境。不管是坐高铁、地铁,还是公交车,公共设施都是给所有人用的,不是某个人的 “私有财产”。 像拿高铁坐垫这种事,看似是 “小事”,却暴露了一些人公共意识的缺失。希望大家都能多一份自觉,少一点贪心,别让 “占小便宜” 毁了公共空间的秩序,也别让自己的行为给别人添堵。 家人们,你们坐公共交通时,还遇到过哪些 “奇葩占小便宜” 的事?比如有人占座、有人偷拿公共物品?评论区聊聊,也给大家提个醒,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
天塌了!男子带自己拜把子哥们去酒店抓出轨老婆,打开门瞬间,所有人都傻眼了,没想到
【7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