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9月15日晚发文写道:“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国在欧洲举行的大型贸易会议进行得非常顺利,很快就要结束了。还就一家“特定”公司达成了协议,我们国家的年轻人非常想拯救这家公司。他们会很高兴的!星期五我要和中国通话。美中两国关系仍然非常牢固!!!” 特朗普所说的“特定公司”正是指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此前,美国政府对TikTok实施了“不卖就禁”的政策,并设定了9月17日为最后期限。特朗普此次的表态意味着,在最后期限来临前夕,双方可能就TikTok在美运营问题找到了临时解决方案。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对TikTok展现出灵活态度,他此前已多次推迟禁令生效时间,并公开承认TikTok在年轻选民中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坦言其帮助他在2024年大选中赢得了更多支持。 特朗普还预告他将在周五与中国通话,并强调美中两国关系“仍然非常牢固”。若此次通话得以实现,这将是其第二届任期内罕见的高层直接沟通,意在向外界传递双边关系缓和的信号。 然而,谈判桌外的现实却远比特朗普乐观的发言更为复杂。就在会谈前夕,美国商务部还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涉及半导体、生物科技等多个关键领域。中方也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宣布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这种一边谈一边打压的做法,为谈判增添了不少紧张气氛。 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早已超越简单的关税较量。美国试图通过高额关税和科技封锁遏制中国发展,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中国不仅贸易顺差连创新高,还在科技领域加速突围。稀土作为中国的另一张王牌,其出口管制措施已让美国感受到供应链风险。 特朗普政府当前面临不小的国内压力。美国上诉法院裁定其“对等关税”政策违法,农业州选民因贸易战遭受损失而支持率下滑,这些都迫使特朗普不得不寻求一个体面的方式调整其对华贸易政策。他罕见地公开承认美国制造业能力衰退,呼吁外国企业赴美投资并培训美国工人,这番表态与其强硬的关税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方始终保持着“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战略定力。中方代表在谈判中反复强调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原则。中国手握市场、制造链和稀土等多张王牌,并不急于一时达成协议,而是更倾向于以拖待变,等待更有利的时机。 特朗普选择在此刻高调宣布谈判“顺利”并预告通话,既有安抚国内市场和盟友的短期考量,也可能是在为后续政策调整铺垫。但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并非一次会谈或一通电话就能彻底解决。双方在关税、科技、地缘政治等领域的博弈仍将持续。 全球市场正密切关注着这场较量的走向。从日内瓦到斯德哥尔摩,再到如今的马德里,中美双方能持续坐在谈判桌前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虽然每一次会谈未必能带来突破性进展,但至少为双方提供了避免误判和防止冲突升级的沟通渠道。 特朗普最终能否真正拨通北京的“电话”,以及这通电话能否转化为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仍需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美关系的未来将继续在竞争与合作的复杂轨道上前行。
特朗普挺不住了。48小时内连遭三击,他终于低头向中国喊话:能不能谈一谈?但中方的
【21评论】【4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