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这次怕是要坐不住了!不是美国,而是德国要对俄罗斯要下狠手了。俄乌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的说法是,德国只能援助5000顶钢盔。 可最近,德国正在乌克兰建立军工厂,生产黄鼠狼步兵战车,各种弹药。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立陶宛,德国,以及西班牙,建立炮弹工厂,全面向乌克兰提供炮弹。 这种转变的背后,其实是德国被现实狠狠扇了耳光。战争刚爆发时,德国还幻想着能像以前一样,靠俄罗斯的天然气过日子。结果俄罗斯一掐断能源供应,德国工厂停工,老百姓取暖都成问题,才发现自己被能源绑架得有多深。 再加上国内绿党天天在耳边念叨“不能再依赖俄罗斯”,逼着政府改变路线。2022年2月,朔尔茨咬咬牙宣布了“时代转折”,说德国要重新成为“地缘政治力量”,国防开支要涨到GDP的2%,还专门弄了1000亿欧元的国防基金。 德国这一转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乌克兰的援助从“挤牙膏”变成了“开闸放水”。2022年还在为5000顶钢盔争论不休,2023年就开始送“黄鼠狼”步兵战车,2024年更是直接把军工厂开到了乌克兰。 莱茵金属公司在乌克兰的第一家工厂已经投产,年底就能造出“山猫”步兵战车,旁边还在建火药厂和弹药厂。 更绝的是,德国还在保加利亚重启了一家苏联时期的炮弹工厂,专门生产苏式炮弹,这样乌克兰军队不用换装备就能直接用。到2027年,莱茵金属的炮弹年产量要从7万发涨到110万发,相当于每天能造3000发,这火力密度,俄罗斯的钢铁洪流来了也得抖三抖。 德国这么拼命,俄罗斯当然坐不住了。一开始,俄罗斯还嘴硬,说德国这些军工厂都是“合法军事目标”,暗示要炸了它们。后来看德国越搞越大,直接动手了。 2025年5月,德国总理默茨宣布资助乌克兰生产远程导弹,俄罗斯当天就召回了驻德大使,还威胁说如果乌克兰用德国武器打俄罗斯,德国本土也别想好过。 更狠的是,俄罗斯还把德国军工企业列入了制裁名单,禁止他们在俄罗斯做生意,连德国汽车厂在俄罗斯的生产线都被查封了。这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俄罗斯也是被逼急了,毕竟德国的炮弹正源源不断地砸在自己士兵头上。 德国这么做,其实也是在赌国运。一方面,它想通过支持乌克兰来证明自己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毕竟以前被默克尔的“能源绥靖”政策搞得灰头土脸;另一方面,德国军工企业趁机大发战争财。 莱茵金属公司2023年的利润涨了9%,今年又拿到了85亿欧元的炮弹订单,笑得合不拢嘴。 但这也带来了副作用:德国经济陷入衰退,老百姓因为能源价格高涨怨声载道,反战游行一场接着一场。更尴尬的是,德国国防军自己的装备都不够用了,坦克数量不足,导弹库存空虚,连士兵训练都得排队用装备。 俄罗斯虽然被德国的攻势压得喘不过气,但也不是吃素的。它一方面加大对乌克兰的导弹袭击,专门盯着德国援建的军工厂炸;另一方面,在外交上拉拢印度、土耳其这些国家,想分化西方阵营。 印度最近就公开表示,不会跟着西方制裁俄罗斯,还继续买俄罗斯的石油,气得特朗普直跺脚。 俄罗斯还放出风声,要在加里宁格勒部署高超音速导弹,直接瞄准德国,吓得德国国防部长赶紧呼吁“保持克制”。这种“以牙还牙”的策略,让德国意识到,惹怒俄罗斯的代价有多大。 现在的局势,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德国拼命武装乌克兰,俄罗斯拼命反击,双方都在消耗国力。 而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可能是躲在背后的美国。美国不仅卖武器赚得盆满钵满,还借机把欧洲绑得更紧。 德国虽然嘴上说要“战略自主”,但实际上在安全上还是得靠美国撑腰,连新买的战斗机都是美国的F - 35。这就像一个人想减肥,但又离不开垃圾食品,最后只能在矛盾中挣扎。 总的来说,德国对俄罗斯的强硬,既是被逼无奈,也是主动选择。它想通过这场战争重塑自己的国际形象,但代价是巨大的。 俄罗斯虽然处境艰难,但凭借强大的战争韧性和核威慑,依然是德国不敢小觑的对手。未来,这场博弈的走向,将取决于双方的耐力和智慧,以及国际社会的态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欧洲的安全格局,已经回不到从前了。
俄罗斯这次怕是要坐不住了!不是美国,而是德国要对俄罗斯要下狠手了。俄乌战争开始的
天天纪闻
2025-09-16 09:41:38
0
阅读:86
ML老缪
德国佬这么敌视中俄,还联合日本,很显然要报二战被中俄打败之仇。
用户10xxx65
德国在报二战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