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16日,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刚递过去一根烟,秦基伟却摆摆手,说自己不会抽,毛主席一愣,笑了:“你当军长的,不会抽烟?”这个场景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抬头看了眼,谁也没想到,堂堂上甘岭战役的主将,一个烟瘾一天两包的人,竟然在毛主席面前撒了个谎。 秦基伟1914年出生在湖北红安县一个穷苦人家,村里大多姓秦,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父亲和哥哥接连去世,只剩母亲拉扯他长大。从十岁起,他就干各种农活,砍柴放牛挑水样样来,勉强读了不到一年书就辍学回家帮手。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他十三岁加入赤卫队,投身武装斗争。两年后正式参加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打拼,十五岁入党。从基层干起,他一步步积累经验,长征时三次过雪山两次穿草地,重伤也不掉队,还帮伤员扛武器。抗日时期,他当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带队搞游击战,袭击日军据点,破坏补给线,在山里设伏打击伪军。解放战争中,他指挥十五军打淮海战役,推进阵地摧毁国民党防御,接着参加平津战役围困敌主力。战役后部队南下渡江,解放大西南,他组织船队避炮火登陆。 抗美援朝时,秦基伟任志愿军十五军军长,1952年上甘岭战役是重头戏。部队面对美军密集炮火和空中轰炸,坚持坑道作战,消耗敌方兵力。他到前线检查战壕,调整部署,确保阵地不丢。战役打出志愿军顽强作风,回国后中央安排有功干部汇报,他也在名单上。那天在中南海菊香书屋见毛主席,毛主席赞扬战役表现,递烟时秦基伟说不会抽,虽然平时烟瘾大,一天两包,在指挥所抽着分析敌情,甚至在烟盒上画图。但他当场拒绝,毛主席笑着说军长不抽烟指挥部还能工作吗,他只回工作要紧。周围人抬头看,但没人说破。这事成了他戒烟起点。 从那天起,秦基伟真就把烟戒了。警卫员递烟他不要,烟瘾上来就喝水,或者咬牙签顶着,坚持不用医生帮忙或贴片。晚上睡不好就坐起来看文件分散注意力。老战友问起,他说在主席面前说了就得认账。军内流传这事,有人觉得是紧张说错,也有人说是尊重领袖,但他守住承诺。继续军旅,他当北京军区司令员,巡视部队穿旧解放鞋检查训练。1984年指挥国庆阅兵,检阅台上看方阵坦克导弹通过。1988年任国防部长,获上将军衔,主持会议动作快话说少。晚年住院,医生建议抽轻烟缓解,他拒绝,说几十年忍过来不能破例。1997年2月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遗物里有旧烟盒,放着作战笔记,纸条上写军人信誉重过命。这故事在部队当作风建设例子,讲言出必行。 秦基伟的经历从穷小子到上将,靠的就是吃苦和实干。早年红军生涯让他懂了纪律,长征磨炼意志,抗日解放战争积累指挥经验。上甘岭一仗更显出他的韧劲,部队在炮火下死守,他不光坐镇还上前线调兵。那次见毛主席的拒绝,看似小事,其实反映军人本色,说了不抽就一辈子守着。戒烟过程苦,但他硬扛,成了军内美谈。比起那些抽抽停停的人,他这劲头接地气,提醒大家承诺不是随便说说。晚年保持作风,不让子女抽烟,遗物烟盒也成提醒。这辈子他没玩虚的,工作严谨,带兵实打实。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
【1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