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一天,钱三强突然发现自己的腿跟脚肿得跟象腿象脚似的,一摁一个坑,毛主

轩叔观察 2025-09-15 19:21:45

1961年的一天,钱三强突然发现自己的腿跟脚肿得跟象腿象脚似的,一摁一个坑,毛主席得知后说:“我决心不吃肉了。”[无辜笑] 当时所长钱三强走路时发现双腿异常沉重,低头一看,小腿和脚背肿得像充了气的皮球。 用手指按压一下,皮肤立刻凹陷下去一个深坑,好半天才慢慢回弹,这种症状在医学上叫做凹陷性水肿,通常是严重营养不良的表现。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症状在研究所里迅速蔓延,技术员小李发现自己的脚肿到塞不进皮鞋,只能光着脚提着鞋子去上班,计算组的王工程师每天早上都要花十分钟才能把脚挤进鞋里。 据所里的统计将近一半的科研人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浮肿,有些人手臂也开始肿胀,连手表都戴不上了,医务室的大夫一检查,诊断结果都指向同一个原因:营养性水肿。 当时正值全国物资紧缺时期,即使是核心科研单位,食物供应也极其有限,研究所的食堂里,主食主要是红薯丝和少量玉米面,副食几乎看不到油腥。一个馒头要分两顿吃,一碗稀粥能照出人影。 科研人员们每天的热量摄入严重不足,蛋白质更是稀缺,但原子弹研发进入关键阶段,大家依然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加上营养不良,身体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消息传到中南海后,毛泽东听完汇报沉默了很久,他放下手中的文件说:“我也不吃肉了。”从那天起,主席的餐桌上真的再也没有出现过荤菜。 正在医院养病的聂荣臻得知情况后,立即拿起床头的电话,他先后给北京军区、广州军区、济南军区、新疆军区打了电话,请求紧急调拨物资支援科研人员。 各军区的反应出乎意料地迅速,北京军区连夜组织了一批猪肉和牛肉,广州军区调来了羊肉和鸡蛋,海军部队送来了黄花鱼和海带,沈阳军区则提供了黄豆、食用油和奶粉。 三天后满载食物的军用卡车开进了研究所大院,车上的物资足够改善所有人的营养状况,每天都能保证基本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然而面对这些珍贵的食物,科研人员们却集体婉拒了,钱三强代表大家表态:“全国人民都在过苦日子,我们不能搞特殊,再困难,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这种坚持背后有着深层的时代背景,当时国际形势严峻,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严密的技术封锁,美国国会有议员公开预测,中国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才可能研制出核武器。 这个预测看起来很有道理,中国当时的工业基础薄弱,科技人才稀缺,还面临着严重的物资短缺,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研制原子弹,确实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1961年开始全面攻关,到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不仅震惊了世界,也创造了核武器研发史上的记录。 这个时间差背后,是科研人员们付出的巨大代价,许多人在那段时间里体重下降了十几公斤,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但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他们白天进行理论计算,晚上分析实验数据,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计算组的工程师们手工完成了数万次复杂运算,因为当时还没有计算机,实验组的技术员们反复调试设备参数,每一个数据都要验证几十遍,材料组的研究员们尝试了上百种配方,才找到最合适的核材料配比。 营养不良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考验,很多人经常头晕眼花,注意力难以集中,但仍然要保证计算的精确性,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食堂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科研人员们端着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粥,却在讨论复杂的物理公式,他们用树枝在地上画图,用石头当计算工具,把每一寸可利用的空间都变成了实验室。 1964年那个秋天当蘑菇云在戈壁滩上升起时,许多参与研发的科研人员已经瘦得脱了形,但他们看着远方的火光,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这不仅仅是一次核试验的成功,更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的体现。 那一代科学家用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国家赢得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有些成就的取得,往往需要付出超乎想象的代价。 网友们感动不已: “看着真心疼,那个年代的科学家太不容易了,是拿健康和生命在为国家拼搏啊。” “泪目了!自己都浮肿成那样了,还拒绝接受物资,一心只想搞科研,这才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两弹一星’,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致敬每一位奉献过的前辈!” “对比一下现在某些明星网红的天价片酬,这些真正为国家做贡献的科学家才应该是我们追捧的偶像!” 如果让你对那位年代的科学家们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官方信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0 阅读:40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