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连长正要审问,他却摇头表示:同志,你级别太低,只需上报首长,我的代号是902! (参考资料:2021-08-09 文汇客户端——当北平电台被破获,陈布雷的女儿、女婿等相继被捕时,这个以一己之力扭转东北局势的绝密特工是怎么胜利大逃亡的?) 在秘密战线上,最可怕的不是枪林弹雨,而是通讯中断、组织蒸发后那片死寂的“情报黑洞”。 中共特工赵炜,代号“902”,就是一头扎进了这样的黑洞里,作为由“特工王”李克农亲自选派的顶尖潜伏者,他已经深入国民党东北司令部的心脏。 他甚至亲手为对手制定了一份“东北重点防御计划”,详细规划了长春、沈阳、锦州等地的兵力调动、工事构筑和物资储备,这份关系东北战局的绝密情报,刚通过秘密电台发往中央。 然而,当他带着这份计划的文本,奉陈诚之命于1947年10月8日飞往北平汇报时,一场毁灭性的风暴已在他身后悄然登陆。 抵达北平后,他从同学纪启仁口中听到了第一个噩耗:沈阳的地下电台被端,另一位同学朱建国被捕,这个消息,让他瞬间从一个任务执行者,变成了下一个可能被清洗的目标。 坏消息接踵而至,同学李保诚又传来消息,保定绥靖公署也出事了,处长谢士炎、副处长丁行等多人被抓,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迅速收紧。 在一次晚宴上,抓捕名单的恐怖规模被彻底揭开:人数已扩大到二十余人,连孙连仲挂着中将高参头衔的余心清,甚至陈布雷的女儿陈琏和女婿袁永熙,都未能幸免。 这次行动由保密局长郑介民亲自坐镇,蒋介石甚至为破案的特务段云鹏等人颁发了宝鼎勋章和万元大洋,敌人的庆功宴,成了己方情报网覆灭的墓志铭,赵炜明白,他成了一座孤岛。 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主动出击,用自己做诱饵,去试探这片黑暗的深度,在北平,他冒险去了最后的联络点——报子街库资胡同8号。 他没有直接敲门,而是在街口观察,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立刻上前盘问,赵炜脑子飞转,谎称找“刘先生”,还故意报错地址说是7号,对方狐疑的眼神,让他瞬间确认:这里也暴露了。 网络全毁,但他选择相信同志们的忠诚,毅然返回沈阳,那里既是他的工作岗位,也是龙潭虎穴,他没回家,也没去单位,先到了未婚妻家落脚,准备下一步的探测。 他拨通了参谋处的电话,一个自称新来的“卢科长”接了电话,对方急切追问他下落的语气,让赵炜的警铃大作。 他随即抛出诱饵,谎称自己就在未婚妻家里,然后立刻转移,不久,他再次拨通那个电话,接听的依然是那位“卢科长”,陷阱被证实了,特务已经扑到了他未婚妻的家里。 识破陷阱的赵炜立刻撤离,他穿过沈阳城,渡过浑河,暂时甩掉了尾巴,10月16日,他抵达解放区的边界——太子河,这里是国民党52军的防区,也是他逃亡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 河边,两名国民党士兵举枪拦住了他,生死关头,赵炜的潜伏身份成了他最强的武器,他没有一丝慌乱,反而将身上的将校军服一挺,瞬间切换回“国军高级参谋”的角色。 他声称自己是52军军长的随从参谋,正在执行紧急侦察任务,并用长官的口吻,严厉斥责士兵耽误军机。 这套出神入化的表演彻底镇住了对方,两名士兵不仅不敢再盘问,反而被他的气势所慑,乖乖地按他的“命令”找来了船夫,毕恭毕敬地把他送过了河。 渡过太子河,赵炜与解放军的游动哨接上了头,当他的身份在辽南军区总部最终被核实时,这段惊心动魄的胜利大逃亡才画上句号。 “902”的潜伏生涯就此结束,但他的传奇故事,直到新中国成立多年后才为人所知,成为了对那些“行走在刀尖上的人”最深刻的注解。
[太阳]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连长正要审问,他却摇头表示:同志,你级别太低,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9-15 18:42: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