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胆子真大!她直接放出话来,如果自己当了国民党主席,第一个就是要收拾民进党,并且她还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是胸有成熟,甚至她还当着镜头毫不避讳的说,自己是民进党出身的,很了解他们,网友:你这样揭自己老底,党内会选你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郑丽文最近在台湾政坛的动作,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不是因为她突然出现,而是她以一种“全副武装”的姿态,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这场选战原本乏善可陈,党内人选各有顾虑,民众也提不起兴趣,可她一出场,气氛立刻变了,她不是轻声细语地谈理念,而是直奔主题,毫不掩饰地喊出要“整顿民进党”,这句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面,掀起了层层波澜。 在台湾政治圈里,像她这样的人不多,年轻时,她是民进党的明日之星,20出头就当选国大代表,还当过党团副总召,这不是靠运气,而是因为她确实有本事,她毕业于法律系,思路清楚,辩才无碍,那时候的她,是绿营内部力捧的人选,然而,政治的路总是分岔不断,她后来因为理念分歧退党,几经转折,最后加入了国民党,从此,她背上了“政治叛将”的标签。 这种身份,在现在反而成了她的利器,因为她待过绿营,熟悉对手的运作方式,知道他们的宣传节奏和政策包装,这种“内部视角”,在讲求政治攻防的时代,变得格外稀缺,国民党过去几年在对抗民进党时,总给人一种“打不到点子上”的感觉,政策批评无力,议题回应迟钝,连支持者都看得着急,郑丽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口。 她不是靠空话吸引目光,而是把经济问题、两岸政策和选民压力串在一起讲得头头是道,她不只是批评对方,她是拿着具体例子,指出哪些政策让中小企业苦不堪言,哪些措施让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她讲的不只是意识形态,而是民众每天得面对的真实生活,这种打法,与传统政客拉选票的方式截然不同——她不是要讨好,而是要敲警钟。 当然,她的风格并不温和,她说话直白,语气强硬,有人喜欢她的直率,也有人觉得她太锋利,这种风格在台湾政坛并不常见,尤其是在蓝营内部,许多政治人物习惯了拐弯抹角,生怕惹怒中间选民,她则完全反其道而行,用最直接的语言表达立场,她不是在试探民意,而是明确告诉大家:她的立场是什么,她的底线在哪里。 她的策略也很清楚,她知道现在的国民党,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人,而是缺方向,党内长期缺乏一个能清晰表达立场、又能团结支持者的核心人物,朱立伦在选举失利后声望下滑,其他被看好的潜在人选纷纷退场,就在这个空档,她站出来了,她不是党内传统派系的一员,也不属于任何山头,这种“局外人”的身份反而成了优势,在派系林立的党内,她可以用“非建制”的姿态,赢得部分基层的信任。 她也非常善于操作社交媒体,她的发言和短片在网络上流传极广,特别是在年轻蓝营群体中引发共鸣,她的支持者不再只是传统深蓝,而是一群对当前政局不满、希望看到改变的选民,她的语言虽然尖锐,但却能直达痛点,她说两岸政策不能只是口号,她说台积电被迫出走是台湾的危机,她说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政策把机会封死了。 不过,她的路线不无风险,她靠深蓝起家,但国民党若想赢得大选,不能只靠基本盘,中间选民的态度,往往左右胜负,而她的强硬风格,可能会让部分中间选民感到担忧,特别是她公开承认自己曾是民进党一员,这段过去虽然增加了她“了解敌人”的说服力,但也成了她在党内必须面对的质疑点,有人认为她的转变太快,立场是否稳定?会不会今天攻击绿营,明天又摇摆不定? 面对这些质疑,她选择主动出击,她公开谈论自己的政治转变,强调是因为理念,而非利益,她不回避自己曾经的身份,反而在公开场合不断提起,试图消除党员的不信任,她的逻辑是清晰的:如果她的过去能帮助国民党更有效地应对挑战,那就是价值所在,她希望用透明和坦白换取党内的认同,而不是靠隐藏过去来规避风险。 她也知道,仅靠声音大是远远不够的,她现在必须面对的,是党内复杂的人事结构,国民党不是一个容易整合的政党,各派系之间矛盾丛生,资源分配也高度集中,她要想真正掌握党务权力,不只是要赢得选票,更要赢得妥协和协商的空间,这对于一位非传统派系出身的人来说,挑战不小。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她已经打破了原本沉闷的局面,过去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常常是内部协商、表面和平、实则保守的过程,而她这次的出现,让这个过程变得有了话题、有了争议,也有了关注,对于一个需要重建战斗力的政党来说,这种“打开窗户”的冲击,未必是坏事。 信息来源:东南网——表态“选到底”,郑丽文高呼:要让国民党脱胎换骨,2028夺回政权
朱立伦,终于可以闪了!今天,前主席郝龙斌,将用一份“民调”,亲手把“烂摊子”,交
【8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