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友们,逛武大的时候,我总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 作为百年名校,武大的建筑有着鲜明反差。一边是老斋舍、老图书馆这样中西合璧的早期建筑,古色古香又美轮美奂,和珞珈山、东湖搭配得恰到好处,满是历史底蕴;另一边却是两座饱受争议的现代建筑。 早先为缓解用房紧张建的工学部第 1 教学楼,高达 88.3 米,造型像 “变形金刚”,立在东湖沿线格外突兀,和校园整体的民国风格格不入,最后还因违反东湖风景区规划被拆除,一建一拆间造成不少浪费。 还有万林艺术博物馆,造型前卫得像 “飞来石”,不少人觉得它破坏了校园的古朴氛围。 看着这样的反差,真让人忍不住琢磨:武大在做建筑规划时,是不是该多些权衡,让新老建筑更和谐些呢? 大家有什么好的提议和方法呢?
一条“地缝”梗,把武大送上热搜。浙大升旗照刷屏,武大被点名“找缝”,火药味浓得
【20评论】【5点赞】
用户15xxx06
这种风水,是九菊派的风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