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北大校长蒋梦麟提出和妻子离婚,妻子望着他说:“你会后悔的!”谁知蒋梦麟却笑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怎会后悔!”谁料,如愿以偿的蒋梦麟转身就后悔了![舔屏] 事情的起因要从几年前说起,蒋梦麟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发现自己和妻子的生活越来越有隔阂,他想和妻子讨论教育改革,孙玉书只会说“你说了算”,他想聊聊西方的民主思想,孙玉书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孙玉书确实没读过书,但她把家里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蒋梦麟每天回家都能吃到热饭,衣服永远干净整齐,生病的时候,孙玉书会守在床边整夜不睡,但这些在当时的蒋梦麟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蒋梦麟的好友高仁山突然病逝,留下年仅30岁的遗孀陶曾谷,陶曾谷曾在日本留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蒋梦麟这些海归有共同话题。 第一次见面时,陶曾谷和蒋梦麟聊起北大的教育改革,她不仅听得懂,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蒋梦麟忽然发现,原来夫妻之间可以这样交流,从那以后,他经常以照顾朋友遗孀为名去看望陶曾谷。 两年后,蒋梦麟下定决心离婚,离婚的过程很顺利,孙玉书没有任何阻拦,只是带着几个孩子回了老家。 蒋梦麟和陶曾谷的婚礼办得很体面,当时的报纸还刊登了消息,说这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婚姻”,婚后的前几年确实很美满,两人经常一起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被人称为“学界模范夫妇”。 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陶曾谷有自己的社交圈,经常和女友出去聚会,她还想办一份女性杂志,需要蒋梦麟在经济上支持,更让蒋梦麟不习惯的是,陶曾谷会当着客人的面纠正他的观点。 到了1940年代,两人的矛盾已经很深了,陶曾谷抱怨蒋梦麟思想保守,不够开放,蒋梦麟则觉得妻子太强势,不够温柔体贴,但因为面子问题,两人一直没有公开争吵。 后来陶曾谷因癌症去世,72岁的蒋梦麟重新变成单身,朋友们都劝他安心度过晚年,但他心里很孤独,那种有人陪伴说话的感觉,他还是很怀念的。 蒋梦麟在台湾认识了50多岁的徐贤乐,这个女人很会照顾人,说话也很温柔,更重要的是,她让蒋梦麟觉得自己还很有魅力,徐贤乐总是夸他年轻有为,说跟他在一起很有安全感。 周围的人都觉得不对劲,胡适专门写信提醒他要慎重,蒋梦麟的女儿也坚决反对,但蒋梦麟觉得大家都是嫉妒他,75岁了还能找到这么好的老伴。 婚礼办得很简单,只请了几个至交好友,蒋梦麟那天很开心,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安心享受晚年了,徐贤乐也表现得很贤惠,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但婚后不到半年,徐贤乐就提出要管理家里的财务,她说男人年纪大了容易糊涂,钱放在她那里更安全,蒋梦麟当时没多想就同意了。 冬天,蒋梦麟在家里摔了一跤,腿骨折了,住院期间,他发现徐贤乐很少来看望,护士偷偷告诉他,听说他太太最近经常去银行取钱。 蒋梦麟让律师查了一下,发现自己账户里的钱几乎都被转走了,他质问徐贤乐,对方却说是为了投资理财,让他不要多管,没过多久,徐贤乐就提出了离婚。 法院审理这个案子时发现,徐贤乐确实转移了大量财产,最后判决她返还一部分钱,但蒋梦麟的损失还是很大,为了支付诉讼费和生活费,他不得不搬到比较便宜的地方住。 后来蒋梦麟在台北一家医院去世,据护士回忆,他生病期间经常提起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说当初不应该离婚。 而孙玉书呢?离婚后她回到山东老家,一个人把几个孩子拉扯大,虽然日子不富裕,但孩子们都很争气,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做了生意,她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说过蒋梦麟的坏话,只是说他有他的选择。 孙玉书去世时四世同堂,子孙满堂,临终前,她还在念叨着蒋梦麟爱吃的几道菜,说不知道他在台湾有没有人照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也许是婚姻中最珍贵的不是共同的兴趣爱好,而是那种默默的陪伴和理解,孙玉书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她懂得如何爱一个人,而这种朴素的情感,往往比所谓的精神契合更加持久。 网友热议: “放着贤惠原配不要,非找年轻寡妇,最后被榨干还搭上名声,纯属活该!” “心疼孙玉书,裹小脚还替他养大四个孩子,离婚后不骂不闹,活成人生赢家!” “住院时转移财产,出院直接卷款跑路,这剧本比电视剧还狗血!” “老年人再婚一定要查对方征信!再爱也不能交出财政大权!” “如果你是75岁的蒋梦麟,会选原配孙玉书还是‘年轻貌美’的徐贤乐?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 信源:陕西政协网
为什么说中国的公知需要一次肃清?说个扎心的,北大教授焦国标在2015年曾扬言说愿
【134评论】【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