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日本为什么惧怕美国,惧怕苏联,甚至惧怕澳大利亚,却从不惧怕中国?归根结底,用一个字便可诠释,也就是近代中国最缺乏的,那就是“狠”! 说起日本在二战后的心态,总让人觉得挺讽刺的。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干了不少坏事,尤其对中国,可到现在,日本对美国的畏惧、对苏联的忌惮,甚至对澳大利亚的警惕,都根深蒂固,但对中国却没那种骨子里的怕劲儿。为什么呢?简单讲,就是其他国家在处理日本时,下手够狠,留下了永久的印记,而中国太宽容了,没给出那种让人记住的教训。 先说美国。日本在二战中野心勃勃,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拉进太平洋战场。美国人没含糊,1945年8月6日,直接在广岛扔下第一颗原子弹,三天后长崎又挨了一颗。结果呢?广岛死了14万人,长崎7万人,很多是平民,还有后续辐射病导致的伤亡。这不光是物理破坏,还直接震慑了日本高层,让他们意识到继续打下去就是自取灭亡。裕仁天皇作为当时的元首,批准了那么多侵略决定,包括对中国的扩张,可美国这招让他没法再硬扛。战后,美国主导东京审判,绞死了东条英机等七个甲级战犯,日本从此在军事上被管得死死的。说白了,美国的狠劲儿体现在用核武器结束战争,这让日本到现在还每年纪念原子弹爆炸,提醒自己别再惹事。 再看苏联。日本在二战后期还想拉苏联当中间人调解,可苏联没客气,1945年8月8日突然对日宣战,红军直扑满洲,几天内就俘虏了60万日本军人。这些人没马上放回去,而是被送到西伯利亚的劳改营干苦力。苏联建了267个战俘营,条件极差,零下几十度的冬天,很多人冻死或饿死,据估计死了6万到34万不等。剩下的也得挖矿修路,强制劳动好几年才分批遣返。裕仁天皇的军队在满洲本来就驻扎不少,结果全军覆没,这让日本领导层明白,苏联的报复是毫不留情的。战后,日本对苏联的领土争端,比如北方四岛问题,一直耿耿于怀,就是因为那段历史的阴影。苏联的狠在于不光打赢,还把战俘当劳动力用,拖延遣返,这比单纯的战场胜利更让日本记恨。 澳大利亚呢?这事儿很多人不知道,但澳大利亚在二战中也吃了日本的亏。新几内亚战役时,日本军队虐待澳军俘虏,杀了不少。战后,澳大利亚没放过,设立军事法庭,从1945到1951年,在太平洋各地审了近千名日本战犯。结果判了148人死刑,其中114人绞刑,34人枪毙。澳大利亚还坚持要把裕仁天皇列为战犯,美国不同意才作罢,但他们是同盟国里唯一这么强势的国家。审判地点从达尔文到香港,澳大利亚人收集证据,追究虐待战俘的责任,这让日本意识到,小国家也能狠起来。日本战犯在澳法庭上低头认罪,那场面直接影响了日本对澳大利亚的态度。到现在,日本在亚太地区跟澳大利亚打交道时,总带着点小心翼翼。 对比中国,日本在中国干的那些事儿,简直是罄竹难书。1931年占满洲,1937年全面侵华,南京大屠杀杀了30万人,还有细菌战、慰安妇问题,无数中国人受害。裕仁天皇直接批准了这些行动,他是帝国的最高统帅,默许了军队的暴行。可战后,中国没狠起来。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本来可以索赔,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工业设备可以拆迁给受害国。中国损失巨大,经济被毁,人口死亡上千万,但国民党政府忙内战,没大力追究。到了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跟台湾当局签的和约,也没要赔款。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中国明确放弃战争赔偿要求,就为了中日友好和不加重日本人民负担。结果呢?日本迅速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专注内部建设,避免对抗。这宽容政策让中日贸易发展了,但也让日本觉得中国好说话,没那种怕的感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其他国家狠,是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让日本付出代价。美国用原子弹结束战争,苏联用劳改营惩罚战俘,澳大利亚用法庭追究责任。这些都直接打击了日本的军国主义,让他们从骨子里记住教训。裕仁天皇战后没被审判,继续当象征性元首,到1989年死时,日本已经转型成经济大国。他在位期间推动扩张,却逃脱了个人责任,这也反映了盟国的选择。但中国呢?从鸦片战争到二战,中国一直被欺负,却总选择和平解决。战后没要赔款,没大规模审判战犯,甚至还释放了不少日本俘虏。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珍惜和平,但也让日本觉得中国软弱。归根到底,就是缺了那股“狠”劲儿。不是说要报复,而是要有威慑力,让对手不敢小觑。
[太阳]日本为什么惧怕美国,惧怕苏联,甚至惧怕澳大利亚,却从不惧怕中国?归根结底
运赛过去
2025-09-14 00:42: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