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更愿意提拔谁?不是最能干的,而是“能推进事”的 你有没有想过,老板更愿意提拔什么样的人?答案可能不是最能干、最努力的。真正的分水岭,在于遇到问题后,你能不能把事儿“推进下去”。 今天我们来讲讲“推进型人才”的5个关键特质,尤其是最后一点,建议收藏慢慢看。 特质一:主动设计“游戏规则” 推进型人才,愿意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主动设计让团队高效协同的系统性规则。 比如:A负责项目时,只会在群里反复催进度、打电话追问,自己累得半死,大家还不配合;而推进型的B,会先梳理全流程,明确每个节点——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甚至把这些动作和每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最终大家配合顺畅,还能拿到更多奖金。 说实话,老板肯定更愿意提拔B:他不光把事儿推进了,还系统性地帮公司优化了流程。 特质二:有“拍板的魄力” 直白地说,一个团队里总得有人能拍桌子说“就按这个来”。 我见过很多聪明人,懂的多、主意好,但一旦让他带项目、定方向,就开始犹豫:“我觉得这个可以试试?”“我们是不是还有点没考虑周全?”这类人更适合做“军师”——能出谋划策,但真要挑大梁、带人往前冲时,就怯了。 推进型人才则相反:一股劲儿往前冲,不反复、不摇摆、不推责。想往上走,该“狠”的时候就得狠。 特质三:善于给问题“做减法” 职场上,老板最怕这种人:一发现问题就“无限裂变”——一个点能拆出10个风险,10个细节能延伸出一堆讨论,最后核心问题没动,团队已经被带偏好几条街。 而老板(至少我)更喜欢和“做减法”的人合作:不是让他解决一个问题,他反而抛来10个问题让我答,而是能聚焦核心,把复杂问题简化,直奔解决方案。 特质四:有统筹意识,更重“结果落地” 为啥有些人自己能解决问题,却推动不了团队?关键是缺“总控习惯”。 这类人看似在推进:任务安排了、会开了、邮件发了,但一到节点就出问题。这和“设计规则”有点像,但区别在于:设计完流程后,还要全程掌控进度——及时干预、跟进、推动,甚至给团队搭把手。 推进不是“安排完就完事”,而是确保整件事能在自己手里“安全落地”。 特质五(很多人的卡点):敢“放权” 很多管理者都有个通病:不放心把事交出去。我理解想做好、愿意扛事的心态,但如果事事都抓在手里不放,最终的上限只会卡在自己身上。 建议这类人多把重点放在:怎么拆解任务、怎么合理放权、怎么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做好这一点,你才能走得更高。
诸葛亮借东西从来不还,导致信誉不足[狗头]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