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中国不军援俄罗斯,是怕了西方的制裁。错了!真相是,9·3阅兵之后,西方情报界最后怕的,恰恰是中国“没出手”!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从2022年开打起,全世界都盯着看,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动静。 俄罗斯那边呢,战场上消耗巨大,武器弹药啥的都缺口不小,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老朋友中国,外界传闻不少,说中国可能暗中帮忙,提供些无人机零件或者双用途设备啥的。 美欧那边情报机构老早就放话了,声称抓住证据显示中国公司在帮俄罗斯绕过制裁,偷偷运送芯片和机床。 甚至还有报告说,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货物里,有些能改造成军用物资,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多次表态,夸中俄关系是“无上限伙伴”,这让西方更警觉了,生怕中国真的大手笔介入。 可中国呢,从头到尾都一口咬定自己是中立的,外交部发言人反复强调,中国没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武器,只是在经济上正常贸易而已。 实际上,中国还多次提出和平倡议,比如那份“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计划,呼吁停火谈判啥的。 转眼到了2025年9月3日,北京长安街上的那场阅兵,简直成了全球焦点。这不是普通的秀肌肉,而是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的大场面。 现场来了不少外国领导人,俄罗斯的普京、北韩的金正恩都站台了,这阵容一看就知道是在展示联盟力量,可有趣的是,阅兵全程没提俄乌事儿,中国只是低调秀了自己的家底。 想想看,成千上万的士兵、坦克、飞机齐刷刷走过,空中还有编队飞过,西方媒体当时直播得热火朝天,分析员们一个个瞪大眼睛,试图从装备里找出“援俄”的蛛丝马迹,结果啥都没发现。 中国展示的都是自家最新科技,比如那款DF-17高超音速导弹,能以几倍音速飞行,躲避雷达;还有YJ-17反舰导弹,专克航母群;DF-5C洲际导弹,射程远到能覆盖全球;甚至连激光武器LY-1和水下无人机AJX002都亮出来了,这些东西一看就是针对未来海战设计的。 还有那些AI驱动的“机器狼”机器人和GJ-11隐身无人机,简直科幻电影里蹦出来的。 西方专家一看傻眼了,说这阵容显示中国军力已经追上美国不少,尤其在导弹和无人机领域,创新速度飞快。 这阅兵一结束,西方情报界就开始犯嘀咕了,他们本来等着中国露馅,好借机加码制裁,结果中国不声不响,就把谣言给怼回去了。 你说中国援俄?阅兵上连个俄罗斯装备的影子都没,这等于公开打脸,美欧之前老嚷嚷要惩罚中国公司,现在证据链子断了,制裁借口就弱了。 话说,欧盟今年2月还黑名单了25家中国企业,说他们帮俄罗斯,但中国直接否认,说那是正常生意,阅兵后,这种指责听起来更像空谈了。 西方媒体报道里,也承认中国没直接军援俄罗斯,只是经济上拉了把,比如买俄罗斯石油,帮他们稳住外汇,可这不算援助啊,只是互利贸易。 中国还从俄罗斯学到不少教训,比如乌克兰战场上无人机和电子战的玩法,中国军方据说已经在调整训练,防着类似场景发生在台湾周边。 再深挖挖,这“没出手”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在玩长线战略,西方总想把中国拖下水,好团结盟友对付。可中国不接招,反而让西方被动。 情报分析员们私下议论,说中国有实力介入,但选择观望,这不确定性才最吓人,要是中国哪天觉得西方越界了,这些高科技装备随时能派上用场。 比方说,南海争端或台海紧张时,中国这些导弹和无人机就能形成威慑,西方现在摸不清中国底线,只能猜来猜去。 加上中国经济韧性强了,芯片自给率上来了,中东和东南亚贸易火热,西方制裁的杀伤力不如从前。 中国不援俄,还能安静看戏:观察俄罗斯战场表现,评估西方制裁效果,顺便拉拢其他国家,像非洲和拉美不少国家,就跟着中国脚步,不愿卷入冷战2.0。 你看,这场阅兵不光是炫技,还传递了信号:中国军力够硬,但用不用全看自己,中国不想扩大冲突,宁愿推和平。 可西方情报圈最怕这点,因为他们习惯主导局面,现在中国不按套路出牌,让他们抓瞎。普京和金正恩来捧场,也显示中俄关系铁,但中国没被绑架,还是自己掌舵。 西方专家在报告里说,中国从乌克兰学到不少,比如重视供应链安全和科技自主,这让未来对抗更棘手。 总的说,这事的前因是俄乌开打后的大国博弈,后果是中国通过“没出手”稳住了阵脚,西方却多了层顾虑,阅兵成了转折点,证明中国有底气不跟风。
金融时报(9月8日)报道:欧盟考虑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制裁中国,但是前提是美国先制裁
【1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