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国电影挣脱了枷锁,也开始想冲击票房了。当时侦探破案题材兴起过一

杨阜与过去 2025-09-13 18:54:32

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国电影挣脱了枷锁,也开始想冲击票房了。当时侦探破案题材兴起过一阵。但最初这类电影还肩负着意识形态色彩,破案往往是抓特务的内容,这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有反苏的《熊迹》《东港谍影》,有反美蒋的《暗礁》《风云岛》等。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治类破案也开始向经济类破案转移。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85年的《绞索下的交易》就属于此类。 八十年代初,某商周古墓被盗掘,国家文物有流出国境的可能。海关和公安干警联手,要迅速破获此案。而香港的黑社会组织闻讯后,也蠢蠢欲动,香港黑社会组织“金龙党”派出干将潜入大陆,试图与盗挖古墓的“黑龙帮”接头,我方趁机派人乔装打入。 三方斗智斗勇。由于内地走私犯打算将文物分别卖给多个香港黑帮,以便比较价格,多有斩获,这就引起香港黑帮之间的互相竞争、窃听。这一切都没能逃脱我方的掌握。 由于黑帮之间的干扰,第一次交易没有成功。我方果断出击,截住黑帮。香港金龙党的主要干将,一方面客观上保护我方卧底的安全,另一方面主观上迫使黑龙党主将出马。帮主在布置完交易过程,企图自己先行通过海关来个金蝉脱壳,我方两路出击,一路打掉国内的走私团伙,截获文物,一件都不缺;另一路在海关将香港黑帮老大堵住,由于老大的情妇在最后一刻反戈一击,在人证物证俱全面前,香港黑帮老大被绳之以法。电影演完。 呵呵,当时的电影就这么无聊,其实也是最后的疯狂。进入九十年代,这类电影就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0 阅读:3
杨阜与过去

杨阜与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