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这三年多的战争,普京给人的感觉一直是谨慎中带点顾虑,他总觉得乌克兰和俄罗斯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下手时不愿完全撕破脸。 正因为这份迟疑,俄军的军事推进往往点到为止,好像留了余地。 这种稳扎稳打避免了某种程度的全面摧毁,但也让战火拖长,演变成你来我往的消耗战。 对比之下,梅德韦杰夫的风格就是另一回事了,他的逻辑是一旦开打,就要打到对方没退路。 他不会像普京那样反复衡量,而是倾向于快刀斩乱麻,如果换他在台上,俄军的攻势可能早已全面压过去,不会留给乌克兰太多喘息的空隙。 这样的节奏会让乌方的防御线更加脆弱,泽连斯基再怎么咬牙坚持也未必能顶得住。 说到梅德韦杰夫的强硬,其实早在他当总统时就看得出来,比如在格鲁吉亚问题上,他就展现过寸步不让的态度。 如果真由他来掌权,俄罗斯的外交恐怕会更咄咄逼人,外加对乌克兰的压力不仅是军事,还有经济层面的绞杀,到那时,西方援助恐怕也显得杯水车薪。 当然,背后支撑俄罗斯底气的,是其庞大的核武库,这些战略储备从冷战时期就积累下来,现在依旧是最强的筹码。 普京虽然谨慎,但梅德韦杰夫若上台,肯定会更加大方地拿这张牌来增加威慑。 不光是乌克兰,整个欧洲的政治氛围都会被压得沉甸甸的,英法德这些老牌大国,他们在会议桌上恐怕声音会小很多,而欧盟的政策选择也会变得犹豫。 欧洲的天然气与石油很大程度依赖俄罗斯,如果梅德韦杰夫把能源当作筹码,欧洲社会的问题就会立刻显现。 物价上涨、能源短缺、民生受损等等,这些都会击穿西方的耐心,到时候,即便欧盟领导人再想强硬,也难免掂量自家老百姓能不能受得住寒冬。 再看乌克兰这一边,泽连斯基的抗争精神的确挺顽强,三年多的浴血支撑,把乌克兰变成了欧洲的第一线。 但如果面对的是梅德韦杰夫带来的全方位加压,这种支撑还能撑多久? 俄军的士气可能反而因此被点燃,因为他们知道后方的领导更“铁血”,不会再有太多犹疑。 欧洲国家眼下其实自己也心惊,他们参与援助乌克兰已经付出了很大代价。 如果局势因换人而骤然升级,他们未必做好了承受冲击的准备,等到能源危机、经济压力一股脑涌来,盟友之间的分歧免不了越来越大。 到头来,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最合理的出路都是谈判,拖得越久,风险越大。 普京的谨慎至少把冲突压在一个不至于全面失控的范围,而假如换上梅德韦杰夫,那股决断力可能会让战场更快决出胜负,但代价是不是大家能承受的,就是另一回事了。 和平的窗口也许还在,可再不抓住,后悔就真晚了。
泽连斯基的无耻行为彻底曝光!9月13日俄罗斯卫星通讯消息,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对
【3评论】【3点赞】